首页 > 基层党建 > 其他
广安市广安区实施“铸魂、强基、赋能”三项工程 系统推动党建引领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2025-11-05   来源:广安市广安区委组织部

今年以来,广安市广安区立足邓小平故里独特红色资源优势,积极抢抓建设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区机遇,创新实施“提能课堂铸魂、讲解队伍强基、研学品牌赋能”三项工程,构建起“党员教育—红色资源—文旅产业”三维融合发展体系,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提能课堂铸魂,锻造文旅发展“排头兵”。一是坚持理论武装强根基。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作为党员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开展专题培训8期;联合重庆市委党校、广安市文广旅局专家团队开发《农文旅深度融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等精品课程5门,累计培训党员干部600余人(次),实现文旅骨干培训全覆盖,推动理论学习与文旅实践深度结合。二是坚持对标学习拓思路。选派80名文旅骨干赴浙江大学、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委党校开展沉浸式研学,通过“课堂教学+现场观摩”方式,系统学习《深化“千万工程”,推进农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等标杆案例,实地借鉴先进地区文旅运营、业态创新经验,帮助文旅骨干打破思维局限,拓宽发展思路。三是坚持实践锻炼提能力。推行人才领办农文旅项目机制,遴选12名党员业务骨干担任项目专员,全程参与广安不夜城等重点文旅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推进与运营管理。为广安建川博物馆聚落等重大文旅项目配备专业党建指导员,通过驻点指导、资源协调、难题攻坚,推动项目建设周期同比缩短20%,实现党员干部在实战中成长、文旅项目在精准护航中提质。

广安区党员干部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红军长征追踪馆研学

红色讲解强基,激活文化传承“软实力”。一是坚持严格选拔建队伍。从全区文旅系统骨干、乡村振兴示范村党组织书记、优秀年轻干部等群体中择优遴选,首批选聘红色讲解员39名。每年举办“我在小平故里讲党课”活动,发掘26名优秀党课主讲人并纳入红色讲解员队伍,构建“专业+兼职”互补的讲解员梯队,为红色文化传承与文旅发展提供可持续人才支撑。二是坚持系统培养提素质。开展为期4天的全覆盖岗前培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的重要论述、讲解艺术、公务礼仪等重要课程;邀请全国“金牌讲解员”开展实地教学指导,选派骨干讲解员赴连云港等红色文旅先进地区交流学习,通过“名师引路+对标先进”,推动红色讲解员队伍向“讲深、讲透、讲活”全面跃升。三是坚持实战淬炼展风采。为全区37个红色资源点位,分别配备1—2名红色讲解员,累计保障“重走小平求学路”等主题研学活动300余场(次),服务学员1.2万人(次)。创新“红色讲解员+新媒体”培养方式,组织拍摄《北山小学堂——少年邓小平的〈满江红〉》等党员教育片8部,通过共产党员教育平台等载体常态展播,全网播放量超30万次,有效提升小平故里红色文化影响力。

广安区举办党员教育红色矩阵地图发布会并为首批红色讲解员颁发聘书

研学品牌赋能,增强文旅市场“竞争力”。一是注重打造红色线路。以邓小平故里景区为中心,串联广安县立高等小学堂、考棚巷、东门码头等节点,推出“追忆先贤报国志”等3条精品红色旅游线路,打造“小平故里行”初心之旅,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红色旅游目的地。二是注重开发精品课程。以邓小平同志青少年时期在广安的求学经历为脉络,精心开发《启航》等精品微党课5堂,通过历史场景还原、珍贵影像资料与口述史结合,生动诠释其“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伟大情怀的萌芽与成长;以“铁窗诗人”艾文宣等广安籍红岩英烈为精神坐标,打造“诵读红色家书”等沉浸式、互动式课堂,通过“跨越时空对话”,让红色文旅从“参观式”走向“参与式”、从“聆听式”走向“共鸣式”。三是注重做活研学经济。依托小平干部学院、专业研学公司等机构,积极承接全国各类研学团队,牌坊村、广安中学、花桥镇现代农事服务中心等15个点位入选小平干部学院现场教学点。今年以来,累计接待研学团队3.2万人(次),形成“教育培训+红色旅游+特色消费”融合发展新格局,直接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文创等消费超500万元,实现红色文旅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提升。

“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联合采访走进广安区协兴镇牌坊村

四川党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