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6 来源:蓬溪县委组织部
近年来,遂宁市蓬溪县针对流动党员管理中“关心服务不到位、教育管理不深入、作用发挥不充分”三个难题,积极探索实施“筑牢组织依赖度、激活学习兴趣度、提升发展参与度“三度发力”新举措,持续推动流动党员实现“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有为更有位”,为基层党建注入流动活力。
一是服务管理不松劲,提升组织依赖度。以“暖心服务、常态跟踪、情感联结”为抓手,把组织关怀延伸到流动党员及家属身边,让流动党员时刻感受到“组织在身边、关怀不停歇”。精准帮扶解难题,深入开展“游子遇事不着急,组织帮忙解难题”专项行动,村(社区)党组织定期通过入户走访、电话联络等方式,重点慰问流动党员家中的留守儿童、独居老人等群体,累计覆盖2823人。动态收集流动党员及其亲属在就业、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困难诉求798条,依托“乡呼县应”联动平台及时移交相关行业部门办理,已累计解决各类难题476余件,切实为流动党员消除“后顾之忧”。常态跟踪防失联,探索建立转出党员三年常态联系机制,由村(社区)党组织指定专人担任“联络员”,定期了解流动党员在流入地工作生活状况、思想动态及组织生活参与情况。对不适应流入地环境、存在“隐性流失”风险的党员,主动动员其将组织关系转回户籍地,坚决防止出现失联党员、“口袋党员”。去年以来,已有序引导377名流动党员“回流”返乡发展。情感纽带系乡情,利用节假日流动党员集中返乡契机,策划开展“情系家乡党徽闪耀”“畅叙桑梓意”等主题活动,为流动党员家庭发放“节庆礼包”428份,向未返乡党员推送节日祝福4000余条。组织召开返乡流动党员座谈会106场,吸引5000余人(次)党员参与,通过“话家常、聊发展、提建议”,进一步拉近组织与党员的距离,显著提升流动党员的身份认同感和家乡归属感。
二是教育培训不断线,提升学习兴趣度。针对流动党员“时间散、地点远、集中难”特点,创新教育模式、丰富学习载体,让流动党员“随时能学、愿意学、学得进”。灵活教育随时学,创新推行“碎片化”学习模式,充分利用流动党员微信、QQ群,推送县乡村三级政策图解、微党课视频、先进典型案例等“微教材”280条,引导2350名流动党员利用通勤、午休等碎片时间开展学习。将线上学习时长、互动参与度等情况纳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重要依据,以“硬性约束”倒逼“主动学习”,切实提升学习主动性。示范教育引导学,深入挖掘流动党员中的先进典型,重点宣传其在流入地参与组织生活、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反哺家乡建设等方面先进事迹,制作图文信息、短视频、漫画等宣传素材20余条。依托“赤诚先锋”“书乡蓬溪”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平台开设“流动先锋”专栏,发布先进事迹报道30余期,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引导广大流动党员见贤思齐、争当先进。集中教育系统学,利用节假日流动党员集中返乡契机,实施流动党员“五个一”集中补学计划,扎实开展流动党员兜底培训、补训工作。累计举办专题培训32期,组织专题党课23堂,听取流动党员思想汇报15次,覆盖1600余名流动党员,有效填补填补流动党员“学习空白”,确保理论学习“不缺课、不掉队”。
三是作用发挥不停歇,提升发展参与度。坚持“以用为本”,搭建干事创业平台,引导流动党员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在反哺家乡、服务发展中实现价值。靶向引才促回归,紧盯招商引资、招才引智重点工作,通过驻外商会、同乡会等渠道,摸排登记蓬溪籍企业家、商会人员等信息359条,定向招引有资金、有技术、有资源的实力派流动党员32人返乡创业。定期发布乡村产业发展机遇清单、岗位需求目录,为有意向返乡的流动党员提供政策咨询办、项目代办、投资对接等“一站式”服务1300余人(次),成功吸引96名潜力股流动党员返乡创业就业,为家乡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志愿服务显担当,聚焦基层治理、民生服务等需求,细化制定政策宣传、环境治理、治安巡逻等小微事项清单80项,动员478名年轻、有特长、热心公益的流动党员主动领办“微心愿”志愿服务项目,累计开展反诈宣传、夜间巡逻、纠纷调解等志愿服务1100余次,让流动党员成为基层治理的“生力军”。长效赋能强支撑,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同“新农人”培育、优秀农民工回引等重点工作深度结合,建立“流动党员—优秀农民工—致富带头人”培育链条,累计回引优秀农民工党员141名。去年以来,重点选拔11名致富带富能力强、农业技术过硬的的流动党员纳入“新农人”培育计划,通过技术培训、项目扶持、政策倾斜等方式,推动其从“务工者”转变为“产业经营者”,进一步实现“培育一名新农人、带动一方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