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头条
靳磊在《党建研究》发表署名文章《树立和践行造福人民的政绩观》

2025-05-26   来源:《党建研究》2025年第5期

政绩观是干部对政绩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干部政绩观问题,反复强调要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全国组织部长会议把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摆在突出位置,对以正确政绩观推动高质量发展、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作出具体部署。我们要从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深刻认识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大意义,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广大干部把正确政绩观根植于心、践之于行,在新征程上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一、以对标对表为首要,把准践行正确政绩观的根本方向。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等重大问题,为我们准确把握和评价政绩提供了重要遵循。

站稳根本立场答好“政绩为谁而树”之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些重要论述,深刻诠释了为谁执政、为谁用权、为谁谋利这个根本问题,是我们党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的时代表达。推动践行正确政绩观,就是要坚守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坚持纠正一切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决反对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坚决纠治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引导干部把政绩落到为民造福的实绩上,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把握时代要求答好“树什么样的政绩”之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成为领导干部政绩观的重要内容,抓经济促发展是政绩、抓稳定保平安同样也是政绩,要求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这些重要论述,把党和人民需要什么样的政绩讲得很清楚、很透彻。推动践行正确政绩观,就是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尤其要注重破除“穿上新鞋、走回老路”的惯性思维,“盲目跟风、一哄而上”的功利思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避责思维,“片面理解、简单执行”的机械思维,“只管一域、不顾全局”的本位思维,“只重当前、不计长远”的短视思维,引导干部防止政绩冲动,务实功求实效,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突出真抓实干答好“靠什么树政绩”之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强调干部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指出业绩都是干出来的,真干才能真出业绩、出真业绩,要求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和工作导向。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靠什么树政绩的实践路径,揭示了能否敢为善成、实干以成的关键所在。推动践行正确政绩观,就要从党性这个根本抓起,聚焦干部能力、作风、状态等方面综合发力,突出解决粗放蛮干乱作为、消极懈怠不作为、瞻前顾后不敢为、能力不足不善为等问题,引导干部强党性、提能力、担重任,争做改革发展的促进派和实干家。

二、以铸魂赋能强根基,增强践行正确政绩观的内在自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党性坚强、摒弃私心杂念,才能保证政绩观不出偏差。政绩观偏差不简单是认识问题、能力问题,根本上是严肃的党性问题。要引导干部着力打牢思想政治根基,修好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心学”,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头脑清醒、信念坚定、高度自觉。

在提升政治修养上聚焦聚力。政治修养是党性修养的核心,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能力。推动践行正确政绩观,首先要从政治上看、从政治上抓,突出加强领导班子政治建设,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机制,引导干部把全神贯注抓落实作为开展工作的主要方式。要抓实干部政治训练,实施“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计划,引导干部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大局观念,坚决防止用本位主义思考问题、理解政策,坚决反对贯彻落实打折扣、搞变通,把“两个维护”坚定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

在锤炼理论素养上持续用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指南针、总钥匙。理论武装越到位、越彻底,干事创业就越有方向、越有力量。推动践行正确政绩观,必须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意志行动,深学细悟、笃信笃行。要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计划,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要求,引导干部学出坚定信仰、学出干事状态、学到工作方法,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

在增强专业能力上精准发力。干部不作为、不敢为背后,也有不善为、不会为问题。中国式现代化是系统的、多维度的目标,对干部能力提出全方位要求。推动践行正确政绩观,要着力抓好专业能力建设这个紧要任务,引导干部打破“信息茧房”、克服惯性思维、防止经验主义,使自身能力素质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要坚持需求导向精准设计培训课程,抓好发展新质生产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升党政正职履职能力等专题培训,组织开展实战实训,引导干部练就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防范化解风险的过硬本领。

三、以实干实绩论英雄,树牢践行正确政绩观的用人导向。用人导向最重要、最根本、也最管用,对干部最大的激励是正确用人导向。四川省委明确提出要“以实干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在全省上下释放出讲实干、重实绩的强烈信号。要把推动践行正确政绩观切实体现在选人用人上,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

更加鲜明立起用人标尺。树导向首先要亮标尺,让干部看得见、感受到。要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认真落实“五个大力选用、五个坚决不用”用人要求,注重把挑大梁、打硬仗、作奉献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实现用好一人、激励一片。要把政治标准摆在首位,做深做实政治素质考察,把那些在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中说一套做一套、搞阳奉阴违的两面人识别出来、挡在门外。要突出事业为上、任人唯贤,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让那些德才兼备、踏实干事、不跑不要的干部被发现、受重用。

更为精准做实政绩考核。考核是干事创业的指挥棒,有什么样的指挥棒,就会塑造什么样的政绩观。要以新发展理念指引改进政绩考核,把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作为评价实绩的基本依据,确保干部对哪些能干、哪些不能干、哪些必须干心中有数、清醒自觉。要改进考核方法手段,坚持定性与定量、考人与考事相结合,突出以事察人、知事识人,特别是把打基础、利长远的潜绩考准考实,增强考核的科学性有效性。要强化考核在选人用人中的基础性作用,与干部选育管用深度结合,最大限度发挥以考促干效能。

更大力度推进能上能下。这项工作彰显公道、检验决心,关键要让“下”成为常态。要加大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力度,既对“躺平”不作为、“新官不理旧账”等重点盯紧盯住,也将“新形象工程”、以不当方式化债等新的表现及时纳入,该下的坚决下,不能让其占着位置耽误事。要完善制度释放效能,在一定范围讲清“下”的理由,既让干部本人服气,又让其他干部受教育,实现下来一个、警醒一片的效果,引领形成全心谋事、担当干事的浓厚氛围。

四、以激励约束促担当,强化践行正确政绩观的监督管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完善监督管理机制,捆住一些人乱作为的手脚,放开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手脚。推动践行正确政绩观,要坚持从严管理和鼓励担当相结合,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多措并举引导干部正确干事、放手干事。

抓早抓小让干部在及时纠偏中走稳。政绩观偏差是有苗头、有征兆的,关键在早发现、早解决,不能等到木已成舟再去处理。要结合谈心谈话、日常调研、考核考察、巡视审计等工作,主动了解掌握政绩观偏差情况,发现苗头迹象及时提醒、止于未然。要深化正确政绩观教育,注重抓住反面典型以案示警、以案明纪,让干部懂政策、知底线。要动态完善政绩观偏差主要问题清单,及时将群众反映强烈的新问题纳入清单,引导干部校正纠偏、端正行为。

严管严治让干部在遵规守纪下工作。坚持严的基调,完善严的措施,传导严的压力,聚焦“一把手”、关键岗位干部加强经常性监督,针对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健全政绩观偏差问题倒查机制,对政绩观出现重大偏差、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和事,必须严肃查处、形成震慑。要发挥制度管根本、管长远的作用,完善和落实领导干部任期制,健全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变动交接等制度,引导干部脚踏实地干事业、心无旁骛抓发展。

鼓励担当让干部在轻装上阵中干事。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更要为干部担当。要落实好关心关爱高海拔地区干部政策措施,发挥激励担当作为、职务与职级并行等制度正向效应。要结合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集中整治层层加码、文山会海等突出问题,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赋能,让干部有更多精力抓落实。要稳妥推动受处理处分影响期满、符合有关条件的干部合理使用,严肃处理诬告陷害、打击报复等行为,让干部放下包袱、大胆干事。

(作者为中共四川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四川党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