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员教育 > 党员教育动态
南充市阆中市“三聚焦”推动党员干部教育入脑入心入行

2025-08-04   来源:阆中市委组织部

近年来,南充市阆中市围绕破解党员理论学习碎片化、学用转化不充分、长效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做实思想铸魂、实践淬炼、机制巩固等举措,推动党员教育从泛化开展向精准滴灌转变、由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升级,实现党员干部党性修养与履职能力双提升。

聚焦“思想建设”强根基。一是分类施训广覆盖。探索“云端送学”“银龄讲学”等模式,向流动党员、离退休干部党员等群体推送学习清单11条;组建“五老宣讲团”“青年宣讲团”,深入村(社区)、企业车间等宣讲200余场(次)。运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培训课程,组织全市8000余名科级及以下干部、3万余名基层党员就近集中培训,实现理论教育全覆盖、无盲区。二是沉浸体验强认同。构建“课堂+现场教学点”红色矩阵,用好红军烈士纪念园、红色美丽村庄、川北道署等本土资源,开发《红遍阆苑》等精品课7堂,编排沉浸式党课舞台剧《嫁妆》,组织开展“理论+实践”现场教学40余次,在实景体验中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情感认同,参学党员干部满意度达95.65%。三是交流研讨促深化。搭建“线上+线下”研讨平台,围绕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等主题开展专题研讨9次,形成专题资料17份;依托云端课堂收集意见建议5类14条,催生带编入企、数字乡村养老等11项发展新举措,促进学习成果向实践效能转化。

党课舞台剧《嫁妆》一瞥

聚焦“实践淬炼”增本领。一是一线设岗大练兵。构建“挂职锻炼+基层蹲苗”双轨实践体系,选派40名党员干部到信访维稳、招商引资等岗位挂职锻炼,组织6000余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网格参与民生实事,促进党员干部在直面问题、解决矛盾的实战场景中,提高政治判断力、专业执行力。二是结对帮扶真惠民。推行“技能帮带+党员联户”模式,组织114名农业行业系统党员干部与种植养殖户结对,开展“田间技术帮扶”262次;发动1233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解决群众“微心愿”678件,群众满意度达100%,党员干部群众工作能力显著提升。三是应急处突增才干。在防汛抗旱、重大项目攻坚等急难险重工作中,设立党员先锋岗521个,组建应急抢险先锋队5支,累计出动党员干部3800余人(次),处置突发情况584起,开展应急演练35次,党员干部应急响应速度同比提升50%,复杂环境协作能力显著增强。

党员干部开展田间技术帮扶

聚焦“机制巩固”求长效。一是鲜明学时导向。建立党员干部年度学习培训学时登记管理制度,每年按照普通党员参加集中学习培训不少于32学时、基层党组织书记不少于56学时进行学习鉴定,年底在支部开展述学评学,以刚性制度约束保障学习培训常态长效。二是跟踪现场管理。建立健全培训跟班管理监督制度,安排专人全程跟踪考察教学计划执行情况及学员培训表现,对学员课堂互动、研讨交流、自主学习、遵守纪律情况进行量化评分,同步收集学员课程评价表,确保培训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今年以来,全市共提醒学员26人(次),反馈课程优化意见7条。三是注重成果运用。建立新任科级党员干部知识测试制度,组织809名现任科级干部集中测试,并将考试成绩、为民办实事情况作为提拔任用、职级晋升、评优评先重要依据,推动党员干部将日常学习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实践中亮成绩、比担当。

四川党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