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9 来源:达州市通川区委组织部
今年以来,达州市通川区紧紧围绕落实《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新任务新要求,通过聚焦“切入点”、延伸“联动线”、拓宽“实践面”三维聚力,着力构建多维贯通、学用结合的党员教育培训新格局。
精准聚焦“切入点”,夯实教育培训基础。一是紧扣主题找准需求点。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员教育培训主题主线,针对农村、城市社区、机关、事业单位、企业、新兴领域六个领域党员的不同特点与实际需求,分类制定培训重点课程,有效提升党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与精准度。二是建强阵地夯实立足点。高标准推进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建设与升级改造工作,累计升级改造站(点)32个、新增站(点)25个,提升优化网络专线32条;在“今日通川”APP开设党建专栏“六有党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直达基层。三是盘活资源打造闪光点。深度整合本地红色资源,将党史故事、革命事迹与党员教育培训紧密结合,串联神剑园、蒲家五高小、梓桐红色第一联等现场教学点位,打造主题鲜明的红色研学路线3条。截至目前,已吸引1.1万余名党员干部参与研学,让红色教育入脑入心。
多维延伸“联动线”,拓展教育培训渠道。一是“菜单式”线下课堂。通过交流座谈、培训反馈、问卷调查等方式,摸清党员“需求口味”,推行“党员点单、组织接单、师资上菜”的点餐式教学模式,开设基础培训、专题研讨、骨干提升3类培训班,打造10类精品课程。截至目前,已举办专题培训3期,覆盖青年党员、农村党员等700余人(次)。二是“点播式”指尖课堂。依托“通川先锋”微信公众号、“今日通川”APP等线上信息平台,开设党员学习参考清单“每月送”等专栏30余个,将线下课堂搬至云端,为党员干部搭建起随时随地可学、想学就能学的“云上”学习通道。三是“插花式”送学课堂。针对部分区域党员居住分散、集中学习难、学习效果难保障等问题,依托“万堂示范课下基层”“流动党校”“送教下乡”等活动载体,统筹组织40名省市区三级党员教育师资开展送教上门服务,将教学课堂“插花式”分布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切实打通党员教育培训“最后一米”。
“流动党校”将党课送到乡镇上
全面拓宽“实践面”,强化学用结合实效。一是在职党员进社区。扎实落实“双报到”制度,鼓励全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员主动亮明身份,组建党员红色志愿服务队245支,推动4000余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累计开展文明城市创建等志愿服务1.3万余次,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327件,让党员在服务群众中践行初心使命。二是农村党员促振兴。引导广大农村党员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一线,将农村党员教育培训与“我为家乡献一策”活动深度融合,收集党员关于乡村治理难题、集体经济发展瓶颈等意见建议125条;组建党员先锋队86支,在防洪抢险、秸秆禁烧、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中冲锋在前、担当作为,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三是三新党员助发展。成立“四个百亿级”集群党委,优化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100余名,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划分党员责任田等活动,引导三新领域党员在技术创新、降本增效、市场拓展等关键环节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点燃新质生产力“红色引擎” 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