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员教育 > 党员教育动态
内江市资中县做实“双向”文章 推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从“单边发力”向“双向赋能”转变

2025-10-15   来源:资中县委组织部

去年以来,内江市资中县聚焦破解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管理难落实、教育难跟进等现实问题,积极构建“双向纳管、双向互动、双向教育”工作机制,推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从“单边发力”向“双向赋能”转变,为基层治理注入红色动能。

双向纳管,确保党员“流动不流失”。一是精准摸排底数清。通过“个人报、支部查、党委核”三级联动方式,围绕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外出务工人员等重点群体开展“拉网式”排查,精准掌握流动党员外出地点、从业情况、联系方式等信息,动态更新完善流动党员台账,确保“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二是主动对接安好家。依托村(社区)“两委”成员、工业园区党群服务中心、商圈楼宇党支部等途径,主动识别流入党员,第一时间将其纳入本地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体系,实现组织覆盖、管理对接、服务保障“三到位”,让流动党员“落地有家”。三是协同联动不断档。依托党员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建立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定期沟通、信息共享、协同处置机制,重点做好党员组织关系接转、教育管理衔接、困难问题协调等工作,构建“全域摸排—动态跟踪—精准管理”闭环机制。截至目前,全县1410名流出党员、702名流入党员全部纳入有效管理,实现“不漏一人、不留死角”。

双向互动,实现管理“常态不断线”。一是乡情牵引促联通。建立组织工作季通报和流动党员思想月汇报“双向互动”机制,流出地党组织定期向流动党员通报家乡发展动态、党建工作情况,流动党员每月反馈思想状况与在外见闻;通过寄送红色包裹、发送政策短信、节假日集中座谈等方式,引导流动党员为家乡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乡村振兴建言献策。去年以来,全县共召开各类交流座谈会200余场,收集意见建议230余条,其中50余条已转化为具体工作举措。二是精准服务暖人心。整合县、乡、村三级资源,建成1个县级流动党员服务中心、22个乡镇服务站、369个村(社区)服务点,为流动党员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招聘、技能培训、法律援助等一站式服务。去年春节期间,联合人社、司法等部门(单位)开展专项服务行动,累计提供就业岗位4386个、发放政策宣传资料2100份,有效解决流动党员“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增强流动党员归属感、获得感。三是双向反馈严管理。全面推行党员学习教育一卡通制度,实行“流出地发卡记录基础信息、流入地记录学习履职情况、流出地查验考核成效”双向反馈机制。去年以来,累计完成流动党员年检2579人(次),实时掌握流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接受教育管理情况,并将其作为民主评议党员、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实现全过程跟踪、全周期管理。

双向教育,推动学习“入心又见行”。一是融入常态线下学。将流动党员全面纳入年度党员教育培训规划,依托县委党校、“船城微党校”、党群服务中心等主阵地,规范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针对流动党员返乡时间不固定等特点,创新开展“小分队送学”“车间党课”等小微化、专题化学习活动,让流动党员在“短平快”的学习中提升党性修养和实践能力。二是搭建平台云端学。建好用好318个流动党员线上“微阵地”,依托“资中党建”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党章党规、党的创新理论、家乡发展动态和和党建资讯;常态化开展“每周一学、每月一谈、每季一课”等线上学习活动,鼓励流动党员通过视频连线、语音发言等方式“云端”参会、参与讨论,打破学习的时空限制。三是积分管理促实效。创新实施流动党员积分管理制度,围绕参加组织生活、履行党员义务、服务奉献社会等方面设置5类12项指标。去年以来,全县共评选优秀流动党员165名,对积分靠后的党员实行“1+1”结对帮带,形成“比学赶超、争当先进”良好氛围,有效激发党员队伍整体活力。


四川党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