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7 来源:珙县县委组织部
今年以来,宜宾市珙县紧扣实现党员教育“全域覆盖、全域提质”目标,着力打造“先锋珙桐说”特色教育品牌,通过织密组织网络、构建教学矩阵、健全长效机制等举措,探索一条兼具珙县特色与实效的党员教育路径。
织密“三级联动”组织网络,筑牢全域覆盖基础。一是县级统筹“重点训”。制定并实施《“先锋珙桐说”试点教育培训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内容方式和责任分工,每年重点轮训农村、社区党员,覆盖比例达党员总数的5%,截至目前已举办示范培训班6期,培训党员600名。二是乡镇层面“特色训”。各乡镇立足区域资源禀赋、产业发展特点和实际需求,开发本土特色课程,开展差异化、精准化培训,如巡场镇的“社区治理讲堂”、底洞镇的“蚕桑产业先锋课”,让教育内容更接地气、更具针对性。三是村(社区)延伸“常态训”。基层党组织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等阵地,组织开展经常性、常态化学习,严格落实每名党员每年参加集中学习和集体活动时间不少于32学时的要求。
打造“三维课堂”教学矩阵,强化学用结合实效。一是“支部课堂”规范化。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将“先锋珙桐说”融入日常,通过领导干部带头讲、支部书记专题讲、普通党员轮流讲的方式,已成功举办179期活动,覆盖362个党支部,强化理论学习与思想交流,筑牢信仰之基。二是“云端课堂”便捷化。依托“珙州先锋”微信公众号、微信交流群、远程教育站(点)等平台,常态化推送微党课100期、学习资料800余份,组织线上研讨交流,打破时空限制,满足党员碎片化、便捷化学习需求。三是“实践课堂”实效化。将教学阵地延伸至乡村振兴一线、基层治理现场、重点项目前沿,累计开展志愿服务300场(次),组织1.2万党员群众参与矛盾调解、领办民生实事。通过“课堂+实践”“学习+服务”的模式,让党员在实践实干中检验学习成效、提升履职本领。
健全“三盯”机制,增强品牌发展后劲。一是精准“盯需求”。建立党员教育培训需求调研机制,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线上征集等多重方式,动态掌握不同领域、不同层级党员的学习意愿和能力短板,针对性设置培训课程,实现按需施教。二严格“盯师资”。建强用好“先锋珙桐说”师资库,择优吸纳党校教师、技术专家、先进模范、乡土人才等57人入库,定期组织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不断增强教学质量与吸引力。三是闭环“盯管理”。建立健全学时登记、效果评估、反馈改进等全流程管理制度,对党员参训情况、学习成果进行量化考评,同时对培训项目进行跟踪问效,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优化方案,形成管理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