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4 来源:江安县委组织部
今年以来,宜宾市江安县聚焦破解农村党员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培训实效性不足、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难点问题,积极探索片区联动教育培训机制,以壁垒突破、形式创新、活动共创为抓手,推动农村党员教育由“单点发力”向“全域赋能”升级,切实提升教育质效与覆盖面。
一是打破壁垒,突出集约高效联动。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便于组织”原则,将全县14个镇划分为县城综合经济、新型城镇化发展、红色文化传承等5个教学片区,精准定位片区功能定位,形成“一片区一特色”的差异化发展格局。构建“县委抓统筹—组织部门抓指导—片区抓落实”三级联动责任体系,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制定培训计划与任务,各片区同步制定培训责任清单、需求清单和资源清单,推动片区间阵地、师资、课程等优质资源高效共享。建立以阵地使用率、课程满意度、培训转化率等为重心的评估指标,对工作表现突出的片区给予经费倾斜,通过现场观摩、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推广先进做法,有效激发片区培训工作的内生动力。
二是创新形式,突出精准滴灌培训。整合乡镇党群服务中心、红色教育基地等优质资源,在5个片区中心镇打造“初心讲堂”教学阵地,由片区乡镇轮流开展“微课堂”教学,既保证培训系统性与连贯性,又极大程度减轻党员奔波负担,截至目前已开展培训180余期,就近覆盖基层党员7000余人。整合省市县三级党员教育师资库资源,吸纳优秀党务工作者、农村致富带头人等组建片区讲师团,紧扣农村发展实际与党员个性化需求,因地制宜开设生猪养殖、柑橘种植、电商直播等特色实用课程。通过“党员‘点单’、片区‘协调’、组织‘配菜’”的精准供给模式,组织师资库师资深入全县各镇“初心讲堂”及各类讲学点开展巡讲活动200余场(次),打破县域、镇域、村域资源壁垒,实现师资共建共享、整体提能。其中,阳春片区依托青峰寺革命烈士纪念馆打造的红色讲堂,开展体验式教学培训12期;四面山片区围绕“省三星级农业园区”建设的田间课堂,将教学场所直接设在农业生产一线,累计开展培训10余场(次)。
三是活动共创,突出联动共赢发展。采取“片区牵头、乡镇参与、成果共享”的协作方式,设立“课程联建、师资联用、活动联办”三个协作模块,分片区组织开展圆桌坝坝会、技能擂台比拼、情景党课展演等互学互鉴活动200余场(次),促进片区间经验交流与能力提升;聚焦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案例与典型人物,推动片区联合开发《筑梦沃野 做新时代新农人》《初心绽放百竹海》等本土视频课件20余部,通过线上直播教学、微视频展播等多元化形式,吸引1.3万余名党员参与观看学习。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中心工作,组织培训优秀学员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党员助农服务队”等专业队伍14支,跨片区开展农技指导、政策宣讲、直播助农等实践服务,构建“学在一线、干在一线、服务在一线”的良性循环,持续推动全县党员教育工作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