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员教育 > 党员教育动态
泸州市古蔺县三举同步建体系 推动党员教育不断走深走实

2025-11-26   来源:古蔺县委组织部

近年来,泸州市古蔺县深挖“四渡赤水”红色资源优势,以阵地共建、课程共研、成效共促为抓手,构建“红色铸魂、产业赋能、实践励能”为主轴的党员教育培训体系,实现学习场景全域覆盖、教育内容精准供给、学用成果高效转化,推动党员教育不断走深走实。

突出“红色铸魂”,筑牢党性教育阵地。一是优化阵地布局,构建红色教育矩阵。以1个国家级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为重点,串联2条“四渡赤水”红色研学专线、2个片区研学中心、5个实践教学基地及12个红色旧址教学点,打造涵盖党性教育、乡村振兴、集体经济等主题的4条教学线路,实现学习场景全域覆盖、教育资源精准投放。二是建强“云端平台”,搭建学习架构。按照“县级总平台+乡镇分平台+村社微平台”模式,建成覆盖全县289个村(社区)的“云端党群服务中心”,保障党员群众全员参与学习。依托“蔺州新语”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送学习清单,建立“党课上传、资源联动、在线学习”数字化流程,常态化上传党的创新理论解读信息及党组织书记党课视频。三是拓展教学路径,丰富方式方法。依托稻鱼共生基地、土鸡养殖园等产业示范点开展现场教学,将课堂延伸至产业基地、项目一线;组织党员赴叙永县和贵州省赤水市等地开展跨区域交流,进一步拓宽党员实践视野。

突出“产业赋能”,完善能力培训体系。一是建强师资课程。围绕县域酱酒产业、山地农业等主导产业发展需求,整合“专家+党政领导+乡土人才”力量组建师资队伍,邀请省畜科院专家、种植养殖能手开设《高粱密植技术》《土鸡标准化养殖》等特色课程38门。二是精准课堂供给。针对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实际需求,开发《基层治理实务》《电商运营技巧》等实用课程9门,做到“按需施教、精准供给”,贴合党员岗位能力提升诉求。三是推动田间实训。组建“红色突击队+农技先锋队”,抽调党员骨干成立重点项目专班,在涉酒项目、矛盾调解等一线设立“党员先锋岗”;开展“田间培训会”16场,解决病虫害防治、产业发展等实际问题32个,助力党员实战提能。

突出“实践励能”,搭建学用转化平台。一是搭建实践载体。依托村合作社、产业基地和小区网格,设立“党员责任田”“党员示范岗”,组织有技术、有能力的党员结对帮扶群众,在生态养殖、果园农庄、红粱种植、乡村旅游等关键环节提供技术指导。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动员300余个基层党组织、5000余名党员群众参与,累计收集解决群众诉求190余件,办理实事900余件,推动教育成果落地见效。二是突出引领示范。从学用转化效果突出的党员中选树先进典型,宣传其带领群众发展产业的事迹,以身边人讲身边事激发党员学习热情与行动自觉。通过开展“书记擂台赛”等活动,评选“产业先锋”党员25名,带动建成特色产业基地4个,实现村集体增收300余万元,形成“培养一个、带动一片”良性循环。三是健全传导机制。推动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从“实践样板”向“教学资源”转化,将“产业先锋”、优秀书记、党课主讲人等先进党员纳入县级师资库管理,已完成17名讲师的选聘建档。依托“三会一课”等载体,邀请身边讲师登台授课,用鲜活语言分享亲身经历与实战经验,累计开展宣讲、专题党课60余场,直接受众超1300人(次),切实将党员教育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效。

四川党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