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7 来源:蓬溪县委组织部
近年来,遂宁市蓬溪县牢固树立“抱团聚力、联动发展”理念,坚持“组织联动、产业联兴、人才联育”三向发力,通过探索实施“三联聚力”机制确保组织坚强有力、产业全面发展、人才培养有方,解锁乡村振兴“制胜密码”。
一是组织联动,突破壁垒强保障。打破行政区域壁垒,成立常乐镇拱市联村、遂潼合印花跨省联村等联村党委13个,通过统一制定联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带动56个联建村融合发展,120余名党员干部主动领岗、交叉任职,实现由“各自为战”向“抱团发展”转变。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组织召开1次联建村工作例会,研究协商联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技术支撑、资源保障等重要事宜,签订产业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76项,破解产品物资运输、原材料供应等难题160余个。规划打造的遂渝毗邻地区联合发展指挥中心,已成为集“产业调度、资源整合、政策对接”于一体的服务枢纽,累计为200余户农户提供白芷产品溯源认证服务等全链条服务,增强毗邻地区协同发展动能。
二是产业联兴,多维合作增实力。推动任隆镇、三凤镇等6家专业合作社共同成立蓬溪县“地之园”农业专业联合社,突破传统农民合作社“小而散”的短板制约。推行“联村党委+联合社+农户”发展模式,带动联建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0万元。将食用菌作为全县重点产业培育,引进扶持30余家智能化、工厂化食用菌生产龙头企业,培育出杏鲍菇、秀珍菇等22个品种的食用菌,实现日产鲜菇400余吨的规模生产力,辐射带动12个乡镇建设食用菌基地,发展菌业大棚种植基地3000余亩,形成专业化、集约化的产业发展格局。整合县内食用菌、白芷等产业生产端资源,与成渝地区销售端建立直供合作关系,开通冷链物流专线3条,构建“基地直供+冷链配送+商超对接”的现代化产销体系,年均配送鲜菇、白芷等农产品800吨。
三是人才联育,链条发展聚合力。深化校地、校企合作,与西华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共建“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基地”,通过项目合作、技术入股等方式柔性引进高校专家50余名,围绕食用菌、白芷产业开展技术攻关,突破关键难题10余项,产品转化率同比提升15%。聘请省市县三级农科专家学者组建产业发展智囊团,依托县委党校分校点,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培育工程,联合开展农业技能、就业技能、理论提升培训18次,覆盖600余人(次)。坚持“人岗相适、人尽其才”理念,围绕蔬菜种植、畜牧养殖等产业分类建立人才资源库,探索“订单式”共用模式,通过农民点单、党委派单、人才接单“三单制”,邀请资源库成员开展一对一帮扶22场、集中授课16场,培训11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