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2 来源:岳池县委组织部
近年来,广安市岳池县不断强化党建引领,紧扣“一村一策、全域振兴”目标,大力扶持和发展小型手工作坊、家庭农场等“小作坊”类经营主体,在鱼峰乡试点推行构建党建链领航、产业链提档、利益链共享“三链融合”发展模式,有效盘活农村土地、设施等经营性资产,推动其持续增值和效益发挥,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活力。
一是突出党建链领航。成立由乡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帮扶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推行“1个主导产业、1个帮扶计划、1个帮扶团队、1个服务机制”工作方式。在鱼峰乡投入衔接资金1000万元,以大石门村党支部为中心,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带动作用,联合周边7个村共同组建“禾睦农业”公司,通过共享生产标准、销售渠道和管理经验,实现大石门骑龙挂面厂等项目年产量达150吨,年销售额突破200万元,带动周边群众务工200余人,月均增收2500元。
二是突出产业链提档。探索“非遗+农旅”融合发展路径,以挂面产业为中心,整合7个村集体资金586万元,建设现代化挂面厂房2066.5平方米,拓展小麦种植1000亩,培育有机生态水稻、林下蜂蜜、散养土鸡鸭等配套产业,形成“一主多翼”产业矩阵。依托“非遗挂面之乡”旅游IP,争取林区基础设施配套资金5000余万元,培育林下经济、生态养殖、户外旅游3个特色产业,开发森林民宿、非遗工坊等新业态11个,年吸引游客10万人(次)。
三是突出利益链共享。指导鱼峰乡7个村完成集体资产股权量化改革,推动1.02万余名“村民”变“股东”,享受分红收益。设立乡集体经济收益池,提取挂面产业利润的10%,定向支持薄弱村公共设施建设和民生项目。通过“非遗传承+集体经济+公司+农户”模式,引导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到产业基地务工、发展家庭工坊等多元方式共享发展成果,形成“村集体有产业、村民有分红、就业有门路”的良性循环,实现“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民”的转变,“强产业”与“补短板”的协同推进。截至目前,累计为村民分红20万元,收益池资金达50万元,带动集体资产同比增值30%以上,为长效富民机制筑牢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