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乐山市犍为县探索实施“强村工坊”发展模式,加快推动强村富民

2025-09-15   来源:犍为县委组织部

近年来,乐山市犍为县围绕破解农业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弱、产业链条短等突出问题,积极探索“强村工坊”发展模式,通过深耕本土优势产业、深挖农产品附加值,为加快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实现强村富民注入强劲动力。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集聚发展合力。成立“强村工坊”建设工作协调专班,出台“书记领办”和美乡村建设工作方案,建立政策叠加扶持、部门信息互通的联动机制,为“强村工坊”全覆盖选派由县镇领导、农业技术专家、农技能人等组成的“七个一”智囊团,定期召开专题会调度进度,实时跟进建设进度、精准解决运营难题。通过“整合资金新建、盘活资源改建、引进人才领办”三种路径,累计争取乡村振兴扶持资金、易地搬迁衔接资金7200余万元,盘活闲置厂房、老旧校舍等可经营性集体资产40余宗,重点扶持28个中心村、乡村振兴重点村建立“强村工坊”,实现“花茶姜果兔”特色产业全覆盖。依托“智兴天府专家行”实践基地,常态化联动农业院校、科研院所专家开展实地调研指导,帮助破解种植养殖技术瓶颈、优化生产流程、提升加工效率,推动产业向“精、特、优”方向发展。

二是创新运营模式,提升产业质效。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赋能”原则,积极探索自主经营、抱团发展、村企合作三种建设经营模式。排查筛选出村“两委”班子成员“双带”能力强、有传承技术、有销售渠道的行政村12个,由集体经济组织牵头成立“自主经营型”强村工坊,聚焦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与品牌建设,推动村级产业年产值突破6000万元,形成可复制的“自主发展”样板。针对部分村资源有限、单打独斗能力弱的问题,创新“飞地抱团”模式,通过“你出钱、我出地”“你供原料、我搞加工”“产地初加工、工坊精深加工”等协作方式,跨区域成立“抱团发展型”强村工坊5个,有效整合分散资源,带动11个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10万元以上,实现“弱村共富”。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在生产类型、技术服务、市场渠道等方面优势,引导企业与12个驻地周边村合作共建“强村工坊”,联合建成日产10万斤夏秋茶、茶花窨制等专业化生产线6条,推动产业链从“种植端”向“加工端、销售端”延伸,实现“村企共赢、产业升级”。

三是健全利益机制,推进增收共富。按照“工坊+基地+和美乡村”发展思路,分片区建设粮油花、粮油姜、粮油兔等特色产业园区,打造农文旅观光采风精品路线5条,常态化举办“花季之旅”“夜发清溪”等主题活动,带动樱桃果酒、茉莉花制品等特色产品销售额突破800余万元,实现“产业+文旅”双向赋能。创新“红色主播公益百村行”推广载体,联动电商企业、本土主播达人开展直播助农活动98场(次),成功打造“船城有礼”“北岷有雩”等5个区域公共品牌,吸引霸王茶姬、蜜雪冰城等新茶饮头部品牌前来研学考察,达成代加工协议1000余万元,显著提升本土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全面推行“订单农业+保底收购、技能培训+灵活就业、固定收益+溢价分红”发展模式,促进新发展茉莉花、姜黄等特色主导产业2.1万亩,带动450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村集体分红达300余万元,切实推动“企业单打独富”向“村企民一起富”转变,真正实现强村与富民的深度融合。

四川党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