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乐山市犍为县聚力“三招”,推动村集体经济跑出“加速度”

2025-10-14   来源:犍为县委组织部

近年来,乐山市犍为县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锚定量质并举、全域提升目标,通过压实责任、多元发展、融合赋能“三招”联动,从“单点突破”向“全域提质”转变,为农村基层治理和农民增收致富筑牢坚实根基。

一是压实责任,凝聚齐抓共管合力。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农村基层党建“头等大事”,搭建县、镇、村三级协同推进体系,破解“单打独斗”难题。县委示范引领,严格落实“书记抓、抓书记”机制要求,建立产业发展“书记项目库”,县委书记带头蹲点调研清溪镇茉莉花、罗城古镇驿站彩色油菜等特色产业,定期召开调度会研判发展瓶颈;县领导班子成员实行“分片包联”,定点联系集体经济强村、弱村、重点村81个,累计协调解决产业人才、项目用地等关键问题152项,推动政策资源向基层一线倾斜。部门协同推进,健全驻村帮扶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帮扶单位至少为联系村规划1个增收项目、协调1笔产业资金,累计落实各类产业补助资金689万余元;积极向上争取中省财政扶持项目9个、资金1350万元,全县中省财政扶持村64个,占比达39%,为集体经济薄弱村“输血供氧”。镇村强化激励,结合贯彻落实乐山市出台的党建引领强村公司健康发展的九条措施,指导镇村出台集体经济增收创收激励办法,对经营收益达标村按比例给予创收奖励。截至目前,已有6个村完成激励方案制定,1个村率先兑现创收奖励3.9万元,形成“干得好有奖励、抓得实有动力”的良好氛围。

二是多元路径,激发内生发展动能。立足各镇村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聚焦产业定规划,围绕“两朵花”“两块姜”“一只兔”等特色产业,推动规模化种植、品牌化运营,持续做强“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以茉莉花、栀子花为主的“芬芳经济”综合产值突破140亿元,成功获评国际花茶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中国姜黄之乡”。搭建平台促交易,针对村集体产权闲置浪费、利用低效等问题,搭建农村产权交易“云平台”,通过“专业指导+民主决策+平台竞价”模式,激活闲置资产价值。截至目前,已完成32个项目挂网,吸引意向投资方160批(次),预计交易金额1200万元。创新模式助增收,分类推进“强村工坊”建设,中心村、重点村重点扶持建设,基础薄弱村以资产入股等方式参与“飞地工坊”。孝姑镇沙湾村挖掘古法红糖技艺,通过工坊升级加工工艺,使每吨甘蔗价值从700元跃升至4400元,实现“农产品变农商品”的跨越。

三是融合赋能,拓宽持续增收渠道。推动本地文旅资源与产业链前中后端深度融合,提升农产品知名度和附加值。前端推动“景区化”,围绕农业园区、产业基地开发观光采风路线,推出“花季之旅”“采摘节”等系列活动,以“旅游+”模式吸引游客。今年以来,累计接待休闲度假、农事体验游客超450万人(次),带动周边村集体通过餐饮、停车、农产品直销增收超8000万元。中端做实“互动化”,依托加工链承接导游、电商主播等群体技能培训与比赛,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将主题党日、工会活动等延伸至产业园区,开展研学游学等实践活动。截至目前,已有20余家单位在茉莉花基地、姜黄工坊开展活动,带动体验式销售农产品价值超15万元,实现“体验引流、消费增收”。后端发力“特色化”,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与电商企业、主播达人合作,常态化开展“强村直播”“红色主播公益百村行”活动,以非遗文化、传统工艺增强品牌辨识度。截至目前,已组织22名电商主播驻点直播,农产品网销订单同比增长37.21%,茶叶、蔬果等单品类销量突破1.2万余件,线上渠道成为村集体经济增收的“新引擎”。

四川党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