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7 来源:开江县委组织部
去年以来,达州市开江县深入实施人才兴县战略,通过严把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关键环节,积极探索搭建“头雁引领、强雁支撑、雏雁蓄能”的“三雁齐飞”育才架构,着力锻造全链条人才支撑新格局,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坚持精育治理“头雁”,锻造基层“主心骨”。一是引雁回巢,激活“一池春水”。建立开江籍在外优秀人才信息库,通过“一封家信”唤起乡愁、返乡座谈会传递诚意、“家乡行”活动展示发展机遇,激发在外人才反哺热情。实施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与返乡人才结对帮带机制,由经验丰富的“老雁”带“新雁”,精准吸引700余名在外人才主动申请成为村(社区)后备力量,有效破解基层治理人才短缺难题。二是多维赋能,提升专业素养。打造“线上+线下”立体培训课堂,紧扣基层治理痛点难点,针对性开设“集体经济三资管理”“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等实务课程,累计集中培训10余场,覆盖治理骨干2000余人(次),有力提升“头雁”队伍的履职能力与专业素养。三是长效激励,激发内生动力。出台《激励村(社区)后备干部担当作为十五条措施》,集成导师帮带、岗位历练、创业扶持、学历提升等政策,为后备力量搭建清晰成长阶梯,通过制度保障让人才“留得住、干得好”,激发后备力量扎根基层、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持续夯实基层治理根基。
邀请开江籍在外优秀人才参加乡友座谈会
坚持铸优产业“强雁”,培育经济“生力军”。一是联合集智,点燃智力引擎。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合作,精准链接上海海洋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省林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联合共建博士工作站2个。聚焦民生渔业、宝源白鹅等龙头产业,在种质资源保护、精深加工技术、品牌营销推广等重要环节突破技术瓶颈,推动产业技术升级与核心竞争力提升。二是精准滴灌,锻造技能铁军。构建“需求调研—课程定制—实践教学—跟踪服务”培育闭环,创新“田间课堂”“入企课堂”等实战化教学方式,精准培养电商运营、高素质农民、职业技术人才5000余人(次),有效破解产业发展的技能人才瓶颈,锻造一支支撑产业跃升的技能铁军。三是专家联动,构建服务矩阵。依托“四川科技兴村在线”平台,建立覆盖全县的县级专家库,吸纳农技推广骨干、乡土专家、技术能手等200余名专业人才入库。遴选20余名骨干人才成立农、林、牧、渔4个专业服务团,“组团式”下沉田间地头与生产一线,提供精准技术指导与解决方案,打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与四川文理学院开展校地合作座谈会
坚持培强服务“雏雁”,构筑民生“暖心巢”。一是突出补齐短板。持续实施“达人英才计划”,通过“柔性引才”“三支一扶”等灵活渠道,靶向引进教育、卫生健康等领域急需紧缺专业人才200余名,有效缓解基层公共服务人才匮乏困境。二是突出能力提升。通过名师工作室引领、城乡学校结对、优质课竞赛等形式,推动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优化,为乡村孩子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建立“医共体+远程教学”培训体系,开展适宜技术推广、手术带教10余次,选派50余名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骨干医师下沉乡镇卫生院,以“传帮带”提升基层诊疗水平。三是突出机制护航。出台《开江县事业单位明责提能增效若干措施》《关于推进公立医院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十条措施》等政策,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人才培育、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在职称评聘、岗位晋升、绩效分配等方面向基层一线和关键岗位人才倾斜,引导优质人才向基层流动、在一线成长,让公共服务更有温度、更具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