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7 来源:什邡市委组织部
近年来,德阳市什邡市聚焦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主线,围绕乡村人才队伍建设需求,深入实施“引凤归巢”“孵化培育”“增创扶持”三项行动,以引育扶“三步棋”,下活乡村人才振兴“满盘棋”。
一是实施“引凤归巢”行动,激活乡村振兴“人才引擎”。以政策为基、以需求为导向,全方位拓宽乡村引才渠道。出台《什邡市乡村人才振兴十条措施(试行)》《什邡市人才入乡返乡新农人培育工作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构建系统化乡村人才振兴制度框架,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1742人,遴选省市县三级乡村工匠名师60人,成功入选全省人才入乡“新农人”建设试点。引进优秀农民工、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等共计800余人,形成以农村致富能手、本土毕业大学生为主体,优秀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等为补充的农村人才队伍,推送人才流动从“孔雀东南飞”转向“春暖燕归巢”。
二是实施“孵化培育”行动,促使乡土人才“破土而出”。聚焦乡土人才能力提升与产业需求对接,构建多层次培育体系。健全“科技特派员+产业+农户”实用技术培训体系,开展现场服务500余次,解决农户农业生产问题200余个。拓宽乡土人才引才渠道,通过公招、招聘引进农业专业人才66名,柔性引进专家团队9人,与科研院所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4项,攻克稻芎轮作、黄背木耳栽培等技术瓶颈12项。探索推行“主体带农、集体带农、公司带农”三类联农带农模式,“龙头企业+专合社+基地+农户+订单”主体带农模式,成功培育农业龙头企业52家(国家级2家,居德阳第1),带动5.8万户农户年均增收1800元以上;以支部引领、集体经济组织主导、群众响应众筹的集体带农模式,带动10万余户农户年均增收1600元以上;以农业托管公司对农户的土地进行统一流转并开展现代化种养的公司带农模式,实现农业生产降本增效,带动2万余户农户年均增收1500元以上。
三是实施“增创扶持”行动,助力乡土人才“茁壮成长”。从人才储备、能力提升、资源保障三方面入手,为乡土人才发展保驾护航。实施村“两委”成员“蹲苗育才”工程,通过“组织推荐+公开遴选+递进培养”方式,储备优秀农村青年人才513名,安排实岗锻炼133名,不断提升后备力量综合能力。建设“什邡市乡村振兴培训基地”(新农人学校)及教学实践基地5个,组织开展“章洛产业人才”领头雁培训等班次31期,精准赋能返乡入乡人才1100余人、高素质农民956人。成立人才金融服务中心、产业金融服务中心,深化“党建+金融”模式,推出头雁贷、科创贷、成果贷等6款“红色信贷—人才贷”,开发“新农人创业险”“新农人雇主险”,为85家企业、181名高层次人才购买人才保险,发放贷款9900余万元,助力乡村人才创业无顾虑、兴业有支撑、用工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