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7 来源:渠县县委组织部
近年来,达州市渠县不断强化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制度化减负、网格化管理、精准化服务“三化协同”工作机制,有效激发基层治理活力,在宕渠大地绘出一幅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服务精准的基层治理壮美画卷。
制度化减负,推动基层“轻装上阵”。一是清单明责“减事务”。制定乡镇履职事项清单,细化形成基本履职事项清单、配合履职事项清单、上级部门收回事项清单3张清单,构建权责明晰、规范高效的基层履职体系。清单实施后,村级组织承接的行政类事项同比下降约45%,应对检查、填报表格等非主业工作时间同比减少超40%。二是专项整治“减牌子”。针对基层“滥挂牌”乱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全县415个村(社区)累计清理违规挂牌253处、下发限期整改通知72份、传达工作提示函30余份,建立基层减负监测点37个。整治后,各村(社区)平均挂牌数量同比减少50%以上,干群满意度同比提升超30%。三是放权赋能“提效能”。以“精准放权”为基础,依法赋予乡镇(街道)综合管理权、统筹协调权和应急处置权12项,整合行政执法力量,推动执法重心下沉。实行后,各乡镇(街道)直接处理事项比例同比提高35%,群众满意度同比提升20%,形成“权责清晰、执行有力、监督有效”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网格化管理,实现治理“精细转型”。一是一网统筹强力量。构建“支部+网格+志愿者”联动治理模式,通过定岗定责、内部激励等方式整合骨干力量640余人,推动治理力量下沉至楼栋院坝,实现群众事“就近办、马上办”。截至目前,累计解决群众诉求1.29万余件,形成党建引领、多元参与、高效协同的基层治理格局。二是乡风引领树新风。通过自主申请+组织推荐模式,遴选150余名有威望、热心公益的乡村能人组成“老乡说理团”,依托能人讲堂、家风故事会、院坝会等载体,号召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等文明新风,进一步强化村规民约激励约束作用,持续提升乡村文明水平。三是阳光议事促透明。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村情发布会”制度,规范民主议事流程,按照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让村“两委”成员用权有“说明书”、办事有“流程图”。今年以来,全县召开村情发布会800余场,公示信息超1.37万条,切实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精准化服务,推动帮扶“暖心到位”。一是便民服务“高效办”。聚焦群众办事堵点痛点,推行“前台集中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模式,整合服务资源、简化办事环节,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截至目前,办理时限同比缩短62%,即办件比例提升至85%,真正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将“放管服”改革成果转化为民生福祉。二是平台联动“解难题”。搭建“渠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信息平台”“掌上议事群”等线上平台,建立“群众点单—平台派单—部门接单—群众评单”闭环机制,形成“线上线下联动、党群干群互动”治理格局。截至目前,已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450余件,办结率和群众满意度均超98%。三是干部下沉“连民心”。建立“班子成员包片、业务骨干入村、年轻干部驻村”三级联动机制,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和“限时办结制”,推动群众“上访”向干部“下访”转变。今年以来,累计收集民生诉求2216条,现场解答群众咨询1880余人(次),成功调解纠纷1093起,切实打通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有效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