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专题 > 启航百年 初心如磐 > 人物长廊
黄洋界上炮声隆
——《西江月·井冈山》赏析

2021-03-11   来源:解放军报

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的中段,20世纪20年代以前名不见经传。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南下时,决定选择在井冈山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从此,井冈山在中国历史上有了极为独特的重要位置。1928年秋,毛泽东写下《西江月·井冈山》;1965年,毛泽东又写了《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念奴娇·井冈山》。三首词均以“井冈山”为题,一再吟咏,思念深厚,足见井冈山在毛泽东心目中的分量之重、情结之浓。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0月,他率领起义部队来到井冈山。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和湘南起义的农军1万多人陆续转移到井冈山地区,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胜利会师。井冈山根据地的发展,引起国民党反动派的仇视。1928年7月,湘赣敌军“会剿”井冈山。由于湖南省委代表杜修经等人错误决定,指令二十八团、二十九团分兵向湘南冒进,结果遭致“八月失败”。毛泽东当时正在永新指挥三十一团作战,闻讯后当即命其第一营迅速撤回井冈山,他自己亲率第三十一团第三营前往湖南桂东方向迎还红军大队。

8月下旬,就在朱德、陈毅率领的第二十八团还在湘南,毛泽东率部前往桂东迎还红军大部队之际,湘敌吴尚三个团,赣敌王均一个团,从酃县向井冈山猛扑而来。8月30日,敌军开始进攻黄洋界哨口。红军守军不足一营,凭险据守。31日中午,战士们将一门迫击炮从茨坪军械所搬上了黄洋界,两发命中。炮响之后,各个山头吹起军号,军民喊杀声一片。敌人误以为红军主力已经杀回山上,连夜逃之夭夭。

9月26日,毛泽东和朱德率红四军主力回到井冈山,了解黄洋界保卫战详情之后,他欣然命笔赋诗:

《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词的上阕描写黄洋界保卫战敌我双方态势。“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单刀直入,展现出战火纷飞的现场。旌旗和鼓角都是古代用于指挥战斗、激扬军威的器具,如“陷敌挫金鼓,摧锋扬旆旌”(南朝梁刘峻《边塞》);“旌旗荡野塞云开,金鼓连天朔雁回”(明谢榛《塞上曲》)。毛泽东在“旌旗”“鼓角”之前分别冠以“山下”“山头”,点明这是一场山地保卫战。句尾分别续以“在望”和“相闻”两个动词,更让人仿佛放眼战场,耳闻杀声。“敌军围困万千重”,反映出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而“我自岿然不动”,生动刻画出井冈山军民临危不惧、从容应敌的英雄风貌。

词的下阕则指明了黄洋界保卫战取得胜利的原因。“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属纪实描写。“壁垒”指严密牢固的工事。“森严壁垒”“众志成城”与“岿然不动”前后照应,既庄重雄浑,又韵味深长。“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巧妙地渲染出那门迫击炮退敌的情节。“敌军宵遁”与“敌军围困万千重”形成鲜明对照。毛泽东没有铺陈细节,以战斗的结局收尾,点到为止,力透纸背,从而更发挥了小令的特点。

《西江月·井冈山》是记录井冈山斗争的史诗华章。这首词使黄洋界名扬天下,甚至成为井冈山的代名词。那么毛泽东为什么没有以《西江月·黄洋界》为题,而要舍小取大,以《西江月·井冈山》为题呢?

客观地说,就战争规模、持续时间、激烈程度、战术谋略而言,黄洋界保卫战并不突出。而诗人毛泽东却对此役格外高看一眼,着墨最多,三首井冈山词都提到了“黄洋界”:“黄洋界上炮声隆”“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

要解释这一现象,必须认真品读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一文对这次战斗的描述:“八月三十日敌湘赣两军各一部乘我军欲归未归之际,攻击井冈山。我守军不足一营,凭险抵抗,将敌击溃,保存了这个根据地。”“八月三十日井冈山一战,湘敌始退往酃县,赣敌仍盘踞各县城及大部乡村。”毛泽东在文中的用词是“井冈山”,而不是“黄洋界”。

“早已森严壁垒”,是黄洋界保卫战取胜的重要前提。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指出巩固根据地三条方法中的头一条就是“修筑完备的工事”。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毛泽东也说井冈山根据地“山上要隘,都筑了工事”。这是毛泽东“备战”思想最早的诗意表达。而“更加众志成城”,则是黄洋界保卫战的制胜法宝,正如《井冈山的斗争》中所说:“边界的斗争,完全是军事的斗争,党和群众不得不一齐军事化。怎样对付敌人,怎样作战,成了日常生活的中心问题。”

五百里井冈,不是一个孤立山头,而是一个区域性概念。《井冈山的斗争》明确记载:“山上大井、小井、上井、中井、下井、茨坪、下庄、行洲、草坪、白银湖、罗浮各地,均有水田和村庄,为自来土匪、散军窟宅之所,现在作了我们的根据地。”井冈山有五大哨口,即朱砂冲、桐木岭、黄洋界、八面山、双马石。而所谓“山下”,指井冈山五大哨口以下的黄坳、五斗江、拿山、茅坪等山麓地区。敌人的进攻目标是井冈山,黄洋界首当其冲。统观《西江月·井冈山》的构思,全词紧扣“井冈山”,先描写“山下”“山头”的广阔战场,次概括敌我对峙、激战的情景,再分析全山战备情况和军民战斗姿态,最后突出黄洋界一战的胜利,逻辑自然,层次分明。1960年,陈毅跋《西江月·井冈山》:“是役,井冈山根据地赖以保全,有扭转战局的作用。”这就不难理解毛泽东着眼全局,为何以“井冈山”为题,而不是以“黄洋界”为题了。

1959年3月5日,谢觉哉初到井冈山时,诗赞井冈山:“祝贺你以前是中国的第一山,今后永远是中国的第一山。”1962年3月,朱德重访井冈山时,挥毫题写“天下第一山”。这“天下第一山”的殊荣,是从政治意义而言的。正如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所说:“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黄洋界保卫战不是简单的退敌成功,而是保卫了井冈山根据地,捍卫了毛泽东苦苦寻求到的中国革命道路。没有井冈山斗争的伟大探索,就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篇,就没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之路的峰回路转。所有这一切,是毛泽东具有浓郁井冈情结的根本原因。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处在危急关头。毛泽东提出了“上山”的思想。1927年6月,毛泽东指出:山区的上山,滨湖的上船,拿起枪杆子进行斗争,武装保卫革命。1927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举行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上山可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在湘赣边界起义的原定计划严重受挫的情况下,毛泽东审时度势,及时从进攻大城市转为向农村进军,毅然引兵井冈。“朱毛会师”后,“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初步形成。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井冈山斗争是中国革命的关键一步。1934年1月,冯雪峰到瑞金时,对毛泽东说:鲁迅读过他的《西江月·井冈山》等词,认为有“山大王”的气概。毛泽东听后开怀大笑。鲁迅先生的这句妙评,与毛泽东要到山上去做“特殊的山大王”主张,可谓不谋而合。

四川党建微信公众号
四川党建app
(安卓端)
四川党建app
(IOS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