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专题 > 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 代表心声
余健:坚守文物保护修复“冷板凳”,让巴蜀文化焕发时代魅力

2022-05-27   来源:川观新闻

【人物名片】

余健,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陈列保管部部长,200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4年进入三星堆博物馆从事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2019年被授予四川省“金熊猫”奖先进个人称号。

【人物故事】

5月20日上午,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保护与修复馆内,工作人员取出一件表面附着泥土的青铜器残件,小心翼翼地拍照存档。“这是三星堆遗址新出土的眼形器。”三星堆博物馆陈列保管部部长余健介绍,在正式开展出土文物修复工作前,要对其图像、尺寸、重量等信息进行采集完善,以便修复后与之对比。

工作中的余健(右二)

近年来,三星堆新一轮考古发掘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出土大量珍贵文物,其中3100多件计划入驻正在建设的三星堆博物馆新馆。需要修复的文物数量众多,时间紧张,对余健和他的团队是个很大的考验。

例如,青铜器在被埋藏前,大都经过人为敲砸、焚烧,存在严重变形乃至残缺。“对青铜器进行矫形,如果不考虑它们的受力情况,可能造成新的开裂。”余健说,为了避免对文物造成二次伤害,矫形过程可能长达一两个月。

因此,文物保护修复是一个长期过程。针对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展陈,余健和团队将优先选取新出土文物中艺术、科学价值较高或相对完整的开展修复。让他自豪的是,去年4月以来,他们已经对新出土的600多根象牙进行了清理加固保护处理,送入冷藏库房并开展一系列监测工作,为后续科学研究争取了大量时间。

工作中的余健

2004年进入三星堆博物馆以来,余健一直从事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有时候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很枯燥,要有耐心、有兴趣、沉得住气。”让余健颇有成就感的是,一路走来,他见证了三星堆乃至整个四川文物保护修复事业的巨变。

数据的对比最为直观。余健入职之初,三星堆博物馆只有一间40平方米左右的文物修复间,3位专业保护修复人员,全部设备的价值也就几十万元;去年,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文物保护与修复馆投入使用,专业工作人员已达13人。

价值2000多万元的设备中,包括扫描电镜能谱、拉曼光谱仪、X光衍射仪等,可为文物保护修复提供更多科学依据。“例如,我们可以很快判断出一处铜锈是需要清除的有害锈,还是对青铜器起到了保护作用、应该保留的锈。”

在余健看来,提升文物保护修复的软硬件条件,有助于延长文物寿命,向更多人近距离展示古蜀文化遗存,提升巴蜀文化影响力。

因此,近年来,除了文物保护与修复,余健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跟文物相关的各个专业领域,包括陈列展览、藏品管理等。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三星堆博物馆实施综合馆基本陈列提升改造工程,为了保证当年春节前重新开放,余健带领工作人员连续5天奋战到凌晨,每天除了吃饭几乎一直站着,晚上也睡在办公室。

工作中的余健(左二)

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保护与修复馆,也在2021年12月向公众开放,全面展示文物修复工作实景,让观众感受文物修复过程、了解文物修复技术方法。“向观众展示文物的‘一生’,让大家知道文物从出土到展柜经历了什么。”余健说,该馆开放后受到广泛欢迎,400平方米的参观区域,每天最多接待游客达1.5万人。

“能凭借专业特长获得大家的认可,我感到非常幸运。”眼下,余健正着手抓紧修复三星堆新出土文物,力争早日在新馆向公众展示;面对今后,他也在统筹思考陈列展览、文物修复、宣传教育等工作,带动文物保护与遗址利用。

【感言】

作为一名从事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的基层党代表,要立足本岗位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与技术优势,稳步推进古蜀文明保护传承工程,把三星堆博物馆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博物馆,高标准推进建设三星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四川党建微信公众号
四川党建app
(安卓端)
四川党建app
(IOS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