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4 来源:遂宁市船山区委组织部
近年来,遂宁市船山区将建强基层党员教育培训阵地作为提升党员教育质效的重要抓手,聚焦“建、管、用”三个环节持续精准发力,以筑牢教学阵地、提升教学水平、整合教育资源,全力打通党员教育培训的“最后一公里”。
聚焦阵地一体化建设,夯实“建”牢教育基础。一是星级阵地强示范。依托辖区丰富红色资源和良好生态本底,打造凤凰村、桂郪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星级阵地2处,串联29处现场教学点,规划“革命红、产业绿、治理蓝”三色主题研学线路,配套开发“追忆星火初燃时·探寻红色船承路”“茶旅店里的星星之火”等特色党课,去年以来吸引区内及周边党员群众5400余人(次)前来研学。二是“堂屋”党校进基层。以区委党校为主阵地,坚持“基层党员在哪里聚集,党员教育就往哪里跟进”,巧用农村党员群众对川中堂屋聚集议事文化的认同,在村民聚集点搭建“红堂屋”微党校,把党校延展到村社、办到庭院内,把课堂搬到党员身边,充分调动农村党员学习积极性,目前已建成“红堂屋”微党校117个,覆盖全区69个行政村,有效解决3000余名农村党员自主学习困难、集中学习不便等问题。三是云端课堂抵末梢。建强线上教育培训阵地,依托“船山组工”微信公众号,链接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APP、四川党建等信息平台学习资源,通过党支部工作群,及时传达党的创新理论,常态化推送学习链接,实现线上教育学习全覆盖;规划“互联网+”党员教育培训班,动员基层党委以“线下授课+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兜底培训,让优质课件直达基层,有效扩大覆盖面。
聚焦阵地规范化运行,从严“管”理教学提质。一是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坚持建好更要管好的理念,制定船山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星级阵地和现场教学点管理办法》《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学员管理办法》,指导培训阵地和现场教学点设立教学、师资、课程等规范化管理制度,明确培训流程,规范培训行为,保障培训质量,将制度落实情况作为示范评选、向上推荐的必要条件,常态化开展调研督导,督促整改提升。二是分类制定培训课程。全覆盖收集党员教育培训需求清单,以党员需求为导向,建立“特邀+遴选”精品课程优选机制,紧扣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首要任务,安排师资深入挖掘船山红色历史、身边榜样事迹、基层创新经验,针对性分类备课,开发出“文化传承发展·党员在行动”“一心为民展风采·实干担当写芳华”等一批精品微党课,让教育培训更具特色、更贴近党员实际需求。三是完善督导考评机制。将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重点突出管教、督教、促教等制度的落实,逐级明确教学职责,确保人人有担子、培训有保证。依托党员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在成员单位建立教育联系点、设立教育联络员,建立双向互动反馈机制,广泛收集意见建议,定期反馈落实情况,并联合采取座谈调研、跟课听课、党员评课等方式共同抓好教育培训落实。
聚焦培训多元化开展,巧妙“用”活教学资源。一是点位联动强化区域赋能。推行“阵地+点位”融合发展模式,围绕红色教育、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领域,规划7条主题研学线路,开发“行进式”党课32期,推出“集中研学+专题讲授+沉浸体验+座谈交流”复合教学模式。年初重庆市潼南区党员代表到星级阵地凤凰村,围绕红色教育主题先后到红堂屋微党校、雷洞山、遂南中心县委旧址等点位进行参观研学,并集中学习了点位专题党课,活动受到了人民网、四川观察等媒体关注报道,进一步扩大了星级阵地的党员教育示范效应。二是选育并重强化师资储备。按照“政治立场坚定、讲授内容符合需求、教学能力突出、热心党员教育事业”标准,优先从党校教师、村党组织书记、党性教育基地讲解员、先进模范人物等群体中选拔储备师资力量,通过名师带徒、集体备课等方式,建立涵盖政治理论、革命传统、工作实务、典型事迹等类别党员教育师资库41人,其中精选11名入选市级师资库、30名为区级师资库成员。三是先锋引领强化示范带动。充分挖掘辖区重大先进典型和身边先进典型事迹,依托“船山组工”微信公众号,建立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先进典型案例宣传库,持续深化“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朱海英、“模范工作者”邢春锐等先进典型的学习宣传,截至目前已通过线上“发现榜样”栏目、线下“万场示范党课下基层”活动累计送学30余期,发布党员示范引领信息70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