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员教育 > 党员教育动态
宜宾市长宁县突出破题、强基、拓面 构建党员教育培训新格局

2025-05-14   来源:长宁县委组织部

今年以来,宜宾市长宁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和《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部署要求,坚持以“创新驱动”破题、以“分层分类”强基、以“共建共享”拓面,构建长宁县党员教育培训新格局。

以“创新驱动”破题,提升党员教育培训“学”的积极性。坚持守正创新,深入挖掘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开发长宁“重走川南特委之路”精品现场教学路线。深入挖掘、研究余泽鸿烈士生平事迹,编辑出版《余泽鸿烈士》1—3版、《中国共产党100年长宁县历程》等党史读物3本,编印《红色长宁》宣传画册。探索打造《与余泽鸿时空对话》《书记下午茶》等3部集政治理论、业务技能、文化艺术为一体的党员教育特色精品课程。承办并选派2名基层党组织书记参加省级“书记龙门阵”主题坝坝会录制。进一步拓展“安宁茶馆”“淯江食堂”等“党课书房”教育场景,不断丰富教育形式、提升教育实效,以更多好作品滋养党员干部群众,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积极转变。

以“分层分类”强基,做实党员教育培训“质”的有效性。紧扣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主线,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围绕农村、社区、机关等七个领域,明确培训内容,分级分类培训党员1.3万人(次)。组织40余名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土专家”“田秀才”等开展“强村课堂”100余场。针对900余名流动党员群体,充分利用节假日集中返乡的有利契机,广泛开展“五个一”教育活动。按照科级及以下干部、党员所在行业领域,分类组织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培训80余期。组建“专家智库+金牌讲师+实践导师”复合型党员教育动态师资库,探索“需求调研—课程开发—精准匹配”双向体系,建立课后“评估、反馈、优化”跟踪机制,实现从“学一时”到“用一生”的深刻转变。

以“共建共享”拓面,打通党员教育培训“路”的延伸性。依托“宜宾组工”“长宁发布”等新媒体信息平台,采取“听、读、看”等形式,把课堂送到党员干部“指尖”。用活用好“党课开讲啦”“每月送”等优质学习资源,组织党员特别是难以参加线下培训的党员上网学习补训。充分发挥村级党群服务中心“中枢”作用,建立县级党员教育师资定点授课制度,实现144个村(社区)全覆盖,着力构建“家门口”党员学习教育矩阵,打通党员教育培训“神经末梢”。通过“党建+志愿服务”模式,让党员教育“活”起来、“动”起来,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等200余场,化解民生难题40余件,使党课实现从“定期讲”到“随时上”有效转变。

四川党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