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员教育 > 党员教育动态
宜宾市高县建好用好“党课书房” “三突出”推动党员教育提质增效

2025-07-16   来源:高县县委组织部

今年以来,宜宾市高县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相关部署要求,坚持把“党课书房”建设作为党员教育重要抓手,突出“全面对标、精准发力、高位争先”工作思路,通过科学布局、资源聚合与模式创新等举措,全面推动党员教育提质增效。

提升教学质量,突出分级分类。一是焕新教材。针对机关、农村、城市社区、流动党员等党员群体的差异化需求,探索构建“一领域一特色”党员教育“靶向式”教材体系,精准开发《赶考路上不停歇 我在基层写青春》《为民甘泉润初心 振兴路上写忠诚》等具有行业特性的精品课件20余部,有效破解教育资源供给“一刀切”问题。二是配优讲师。严把入口关,储备市级师资8名、县级师资40名、基层师资130名,健全“能进能出”动态管理机制。依托“专题党课擂台赛”等活动,常态化挖掘培育新生力量,强化激励保障与能力提升,定期组织师资到“党课书房”专题研修、集体备课、示范讲课,持续激活党员教育师资队伍“一池活水”。三是因材施教。建立“基层点单、师资接单、组织派单”精准对接机制,变“统一配餐”为“自主点单”。精准配套高效种养技术、创业政策解析、纠纷调解实务等“解渴型”“滴灌式”书房微党课,严格遵循“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确保传达输送的知识“用得上”“能转化”。

开展“榕树党课”为党员群众讲解最新惠民政策

建强教育阵地,突出全域覆盖。一是拓展线上书房。借助“云端”力量,构建“线上教学粮仓”,整合国家和省市三级精品课程资源,打造“指尖共享”云端党课矩阵。依托“高县组工”“高县发布”等政务新媒体集群,每日精准投送视频微党课、政策图解、基层实践“案例集”等“掌上学习包”,实现手机屏亮到哪里,“党课书房”就开在哪里。二是优化线下书房。深化“党课书房”建设,升级打造“1+13+N”县镇村党员教育活动阵地,变“闲置角落”为“精神充电站”。提档升级“两馆三故居四区”、南城学舍遗址等教学点位32个,开展“万堂示范课下基层”活动,邀请省市县师资到“党课书房”开展示范党课63堂,切实让党的创新理论养分深植基层沃土。三是创新移动书房。培优送学式“榕树党课”、互动式“茶馆宣讲”、研讨式“圆桌方凳”等教学品牌,通过设置流动教学站点,开展“书房党课巡讲”等方式,实现资源下沉、服务前移,将党课搬到党员群众身边、融入日常生活,收集党员、群众发展意见建议100余条,有效破解学习场地受限、时间固化、参与度不高等难题。

农技专家为群众讲解稻田管护技术

强化制度建设,突出学用结合。一是拧紧责任发条。县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基层党委扛牢主责,层层压紧压实教育责任链条,紧盯“党课书房”建好、管好、用好三个关键环节,统筹推进各领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坚持以学用转化成果检验教育实效,鲜明结果应用导向,倒逼责任全面落实,通过“考评激励”机制有效激发“学用互哺”良性循环。二是规范管理机制。统一“党课书房”标识标牌,制发《高县“党课书房”工作手册》,标准化打造党员身边学习阵地,刚性落实日常管理与学员学习制度,确保“学有场所、学有规范”,按“1名专职+2名兼职”标准配强管理员队伍,实行“党课书房”运行纪实与党员学时精准记录,实现学习过程可追溯、学习效果可评价。三是建立互助机制。定期在“党课书房”开展“茶话会”“思享会”等跨镇村、跨领域经验共享、互学互助活动,深度推动先进理念和成功模式传播互鉴,汇聚集体智慧,协同破解共性难题与个性问题,持续提升党员攻坚破题实战能力。

四川党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