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员教育 > 党员教育动态
达州市开江县做好“三抓”文章 构建流动党员教育培训新格局

2025-09-24   来源:开江县委组织部

今年以来,达州市开江县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部署要求,积极探索流动党员教育培训新路径,坚持抓组织强堡垒、抓培训强载体、抓转化强担当,构建教育管理精准、分类培训扎实、作用发挥充分的流动党员教育工作格局。

抓组织强管理,让党员“离乡不离党”。采取线上信息对接、线下入户走访等方式开展“拉网式”排查,构建“基层支部日常排查、职能部门数据比对、流动党员自主申报”三级联动机制,依托党员管理信息系统、社保数据平台等途径,动态更新流动党员信息台账,确保“流出时间、流入地点、从事职业、联系方式、党费缴纳”五项关键信息“应录尽录”,有效提升流动党员纳管率。建立镇村干部结对联系流动党员制度,通过电话、短信、微信、视频等方式加强日常沟通,定期推送学习资料,收集整理职业需求、兴趣偏好和理论薄弱点,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套餐”,结合春节等节假日开展“送学上门+帮办服务”。今年以来,累计配送“党课星期天”音像制品等学习资料120余次,帮助办理往返交通、证件代办等实事好事70余件。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便于管理”原则,与流入地党组织探索建立以定期联系、联动管理、联合服务为主题的“三联”工作机制,采取“1名联络员+1名流动党员”的结对方式,落实“谈心谈话、活动提醒、表现评估”常态化服务,切实提升流动党员管理精准度与实效性。

开江县永兴镇工作人员为流动党员发放“党课星期天”学习资料

抓载体强培训,让党员“流动不流学”。制定流动党员年度培训计划,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流动党员教育培训的首课、主课、必修课,紧扣节假日流动党员集中返乡契机,组织党员教育师资、“田城旗兵”基层理论宣讲队等力量,围绕党的创新理论、政策法规、县情县貌等内容,开展集中培训、现场教学活动等120余场(次),覆盖流动党员2000余人。依托“达州先锋”“田城先锋”等信息平台资源,打造全天候、立体化的流动党员“指尖课堂”,推送《党龄印记》《党课星期天》《田城小课堂》等图文、音视频课件90余期;探索开展“他乡亦故乡,党员话担当”“党课云笔记”等互动活动12次,吸引500余人(次)参与。整合流出地和流入地红色资源,打造“现场教学+情景体验+研讨交流”三维教育培训体系,组织舟山流动党支部等流动党员群体,赴苏州“新四军太湖游击队纪念馆”、浙江嘉兴“南湖纪念馆”、开江红色文化陈列馆等红色教育现场教学点开展教育活动20余场(次),覆盖流动党员1500余人(次)。

开江籍流动党员赴苏州“新四军太湖游击队纪念馆”开展学习教育活动

抓转化强担当,让党员“发光又发热”。依托驻外商会、双招双引工作站、农民工服务站等载体,聚焦“人才回归、技术回乡、企业回迁”目标,组织开展人才返乡推介会80次,协助落地招商引资项目11个、促成产业技术合作21次,成功回引46名党员回乡创办实体企业,吸纳71名流动党员进入后备人才队伍,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150万元。动员辖区内镇村在节假日期间召开“返乡流动党员代表座谈会”180余场(次),引导流动党员分享“务工路”“致富经”,广泛收集关于乡村发展、基层治理的有效意见建议230余条。建立流动党员特长档案,组建招商引资、基层治理等流动党员志愿服务队9支,推动流动党员践行“亮身份、亮承诺、亮成效”行动,在流入地引导流动党员当好矛盾调解员、民生服务员、政策宣传员,参与蚊媒防治、环境整治、文明劝导等活动120余次,示范带动2000余名开江籍乡友参与流入地文明城市创建、社区义工服务,持续将党员教育的先锋作用转化为推动两地发展的实际行动。

开江籍流动党员参与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大敦村蚊媒传染病防控行动

四川党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