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0 来源:珙县县委组织部
近年来,宜宾市珙县坚持把红色资源作为党员教育的“精神富矿”与“鲜活教材”,通过深度挖掘、创新表达、多元呈现,推动红色资源与党员教育深度融合,切实提升党员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实效性。
深挖“红色家底”,做强教育阵地。坚持挖掘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通过走访老战士、查阅历史档案、征集革命文物等方式,系统梳理辖区内革命遗址、红色故事及三线建设历程,厘清红色历史脉络。打造王武寨村村史馆、枇杷埂活动旧址、洛亥镇革命活动旧址、白皎煤矿旧址等特色点位,联合袁海扬烈士纪念堂等3处红色教育场馆,构建覆盖广泛、内容丰富的红色教育矩阵。同时充分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常态化组织党员赴红色阵地开展现场教学,让党员在瞻仰革命遗址、缅怀革命先辈中接受“沉浸式”红色教育洗礼,不断激发红色阵地育人效能。
讲好“红色故事”,丰富资源载体。统筹党史研究、档案管理、宣传文化等资源力量,系统挖掘珙县革命斗争史和建设发展史中的红色元素,系统整理革命先辈、建设楷模的感人事迹。先后编撰《三线建设在珙县》《红军长征过珙县》等红色书籍,整理《白皎社区的前身》《那一抹中国红》《大石盘上的故事》等10余篇鲜活红色故事,打造《重温红色记忆汲取奋进力量》《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等3部精品党课,让本土红色历史可感、可学、可传。积极对接党史专家、文化馆专业人才,跨界融合戏剧、音乐等艺术形式,联合创排《信仰永不磨灭理想薪火相传》《洛浦遗韵》等红色现代戏,以艺术化表达重现红色历史场景,构建起“史(红色书籍)、人(人物故事)、事(戏剧党课)”三位一体的党员教育教材体系,增强红色文化传播力与影响力。
打造“红色课堂”,创新教育方式。在各红色场馆设置“重走革命路”“模拟三线建设劳动”等互动体验项目,通过还原历史场景、模拟革命历程,让党员身临其境感悟革命精神与奋斗精神。深入开展“行走的党课”活动,组织党员沿着红军长征在珙县的路线、三线建设者的奋斗足迹开展徒步研学,在行进中听历史讲解、看历史实物、谈学习感悟,在“边走边学、边学边悟”中锤炼党性修养。依托“珙州先锋”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信息平台,定期推送红色故事、党史知识;打造《珙县党旗红》特色栏目,持续开发革命历史题材纪录片、红色微视频,让党员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时间接受红色教育。今年以来,全县已开展各类红色课堂活动120余场(次),参与党员达8900余人(次),推动党员教育吸引力、参与度与实效性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