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功能区 > 手机报
四川党建手机报(2025年8月18日)

2025-08-18   来源:四川党建

2025年8月18日 星期一 农历闰六月廿五

本期导读

> 习近平同志《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卷、第二卷出版发行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第二次综合演练顺利完成

> 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在成都圆满闭幕

> 乡村振兴:绵阳市平武县“红信贷”破解农村金融瓶颈,走出党建引领普惠金融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

> 基层党建:凉山州会东县突出“三链协同”激活农村党员教育“一池春水”

> 图说四川:内江市威远县国网电力公司“连心桥”党员服务队坚守岗位保供电,用汗水守护千家万户用电安全

> “三会一课”学习专栏:《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学习问答——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员教育培训的首要政治任务,《规划》对此是如何部署的?

党建头条

习近平同志《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卷、第二卷出版发行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同志《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卷、第二卷,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

党中央召开这次座谈会,目的是听听民营企业家心声,同大家深入交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进一步推动解决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鼓励支持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振奋精神、迎难而上,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第二次综合演练顺利完成

----------

记者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获悉:8月16日17时30分至8月17日3时30分,北京天安门地区举行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第二次综合演练,约4万人参加演练及现场保障工作。

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在成都圆满闭幕

----------

运动无限,气象万千。8月17日晚,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在成都圆满闭幕。

乡村振兴

绵阳市平武县“红信贷”破解农村金融瓶颈,走出党建引领普惠金融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

----------

近年来,绵阳市平武县立足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定位和山区县县情实际,积极探索实施“平武红信贷”,以组织优势破解农村金融瓶颈,以金融活水精准浇灌产业沃土,走出一条党建引领普惠金融赋能乡村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径。一是坚持党建引领,信用筑基更可靠。建立村(社区)评级授信小组,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社区)监督委员会成员、村(居)民小组长和属地银行工作专员等组成,赋予基层党组织对信贷申请的推荐权和初审权,根据授信主体实际,给予不同的授信额度和优惠利率。银行每年单列专项信贷计划10亿元,创新推出红信帮扶贷、红信先锋贷、红信兴旺贷、红信林产贷四类产品,最高授信可达500万元、周期5年,精准匹配退役军人、返乡大学毕业生、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等8类群体不同需求。截至目前,“平武红信贷”授信已覆盖20个乡镇73个村,授信总额达7712.3万元,惠及234户个体和5个集体经济组织。二是坚持提质增效,高效服务更暖心。以流程再造推动服务优化,变被动受理为主动上门。由银行营业网点组建“平武红信贷”服务队20支,定点、定时、定人到村(社区)开展联合评级授信服务,有序开展授信借贷工作。银行提供绿色通道,指导完成信贷手续,授信额度内贷款5日内办结,10万元以下小额贷当日到账率超90%,80余户创业者当天获贷并投入生产;对医疗教育等急难需求,执行“帮扶贷”LPR最低利率,目前已为3户家庭提供24万元医疗急救款。截至7月底,已累计上门办理贷款4120万元,群众满意度达98%。三是坚持全面赋能,产业发展更兴旺。聚焦“3+4+N”特色农业体系、“森林四库”建设等,为农村经营主体和村民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专业化水平、延伸产业链条等提供优惠贷款支持,优先支持食用菌、中药材、精品民宿等本地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授信额度超3000万元,发放贷款2561.7万元。积极构建产业全周期服务生态,探索推出贷后赋能服务,由县委组织部牵头,联合县农业农村局组建12个产业指导组,提供种植养殖技术、品质管控等方面指导;充分利用银企资源,链接电商平台、带货达人开展帮销活动50余场(次),有效破解销售瓶颈。今年以来,“平武红信贷”已累计撬动社会投资超1.2亿元,预计带动1000余人就业增收,集体经济同比增收超30%。

基层党建

凉山州会东县突出“三链协同”激活农村党员教育“一池春水”

----------

近年来,凉山州会东县立足农村党员教育实际,通过强化阵地、课程、师资“三个保障”筑牢教育根基,抓实普遍培训、兜底培训、送学上门“三学模式”提升教育精度,打造流动、云端、分享“三类课堂”拓展教育覆盖面,推动农村党员教育提质增效。一是强化“三个”保障。以阵地、课程、师资为抓手,构建“硬件+内容+人才”保障体系,夯实农村党员教育基础支撑。深化阵地建设,将党群服务中心、农业产业基地等作为农村党员教育培训重要阵地,围绕“党性教育+水电开发+乡村振兴”主题,精心打造“三条线路”特色现场教学体系,建成姜州文旅融合示范区、城乡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等现场教学点6个,让党员在实践场景中感悟初心、提升能力。打造精品课程,紧扣农村党员教育实际需求,构建“理论+实践”立体化课程体系。深度挖掘会东红色文化、水电移民精神等本土资源,开发《红军长征过会东》《会东移民故事》《跟着走 一起走 向前走》等特色理论课程15门;结合产业发展需求,设计特色种植养殖技术、农产品电商运营等实用性课程21门,实现“思想淬炼”与“技能提升”双赋能。建强师资队伍,建立优质师资共享机制,按照“分组建立、分级管理”原则,从县级师资库、兼职师资队伍、特聘师资队伍等300余名优秀人才中,精选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基层治理等重点领域骨干力量,组建100余名专业师资的农村党员教育专项师资库,为精准施教提供人才支撑。二是抓实“三学”模式。坚持分类施策,构建全覆盖、精准化的党员教育学习机制,确保教育“不漏一人、靶向发力”。抓好普遍培训,聚焦乡村振兴“领头雁”培育,针对村党组织书记、村“两委”班子成员、驻村干部等重点群体,分类制定培训方案,通过专题授课、案例剖析、经验交流等形式,举办县级普遍培训班3期,培训骨干党员300余人(次)。抓实兜底培训,充分发挥基层阵地作用,依托19个乡镇党支部活动室和203个村党群服务中心,采用“固定课堂+流动课堂”相结合模式,围绕发展致富、乡村振兴、矛盾调解等主题,常态化开展培训辅导和学习交流活动300余场,参与党员1万余人(次)。抓细送学上门,针对农村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群体,组建由驻村干部、年轻党员等组成的“送学小分队”19支,推行“一对一”结对帮学机制,通过“送理论上门、送政策入户”方式,将学习资料、党的创新理论送到党员家中,结合走访慰问开展送学上门服务60余次,让特殊群体党员“不掉队、不落学”。三是打造“三类”课堂。融合线下流动教学、线上云端赋能、互动分享研讨,构建多元化党员教育阵地矩阵,打破时空限制与形式壁垒。构建流动课堂,组建“红色宣讲团”10个,深入偏远村组、田间地头、生产车间等开展送学活动80余场(次)。利用农闲时间,采用“板凳会”“庭院课堂”等接地气形式,把党的创新理论、惠民政策和种植养殖实用技术等送到党员家门口。打造云端课堂,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依托“先锋会东”微信公众号、短信互动平台等,打造线上学习阵地,定期推送政策法规解读、时事热点分析、基层党建动态等内容1000余条,发布涵盖理论知识、业务技能等多个领域的优质“微课件”30余个,实现党员“随时学、随地学”。开设分享课堂,打破“我讲你听”的单一输出模式,推出“讲课轮流讲 党员齐分享”活动,组织120余名党员结合当前乡村治理、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畅谈个人想法、研讨心得、交流经验。同时利用节假日流动党员集中返乡契机,开展座谈交流会5次,鼓励流动党员分享创业、经商、务工经验,形成“互学互鉴、共同提升”的良好氛围。

图说四川

内江市威远县国网电力公司“连心桥”党员服务队坚守岗位保供电,用汗水守护千家万户用电安全

----------

内江市威远县:坚守岗位保供电 挥汗为民送清凉.jpg

近日,内江市威远县连续遭遇高温天气,导致电网负荷持续走高。为确保群众用电安全,有效预防和遏制因高温天气引发的各类用电安全事故,国网威远县电力公司“连心桥”党员服务队头顶烈日穿梭在变电站、居民小区之间,用汗水守护千家万户的用电安全。300余名一线电力保障人员实行7×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突发故障报修能够做到“秒响应、快处置”。今年以来,已出动抢修人员2146人(次),实施带电作业81次,用坚守与担当筑牢高温下的电力保障网,确保全县人民安心度夏。

“三会一课”学习专栏

《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学习问答——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员教育培训的首要政治任务,《规划》对此是如何部署的?

----------

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理论武装,每逢重大历史关头,都要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全党思想。


★温馨提醒★

四川党建手机报由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主办,面向全省党员、基层党组织书记、选调生和党务干部等统一定制、统一推送。

感谢您对四川组织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祝您顺心如意!

欢迎您向四川党建手机报提供新闻线索或稿件。

投稿邮箱:sc1237123sjb@163.com。

四川党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