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1 来源:稻城县委组织部
近年来,甘孜州稻城县锚定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积极创新构建“引育用留”全链条人才生态体系,以政策创新驱动、人才队伍建设、平台载体赋能、服务生态优化“四维聚力”,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智力支撑。
一是创新引才机制,拓宽聚才渠道。紧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出台《稻城县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构建“刚柔并济”引才体系,引进规划建设、文化旅游等领域高层次人才6名。依托“三支一扶”“大学生西部计划”等项目,引导56名优秀人才在乡村振兴一线建功立业。深化与浙江余杭、泸州纳溪协作,引入医疗专家、专技人才等59名,落地合作事项28个,覆盖产业发展、乡村建设、民生保障等领域,通过人才共育、项目共建持续增强区域协同发展动能,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二是实施育才行动,激活发展潜力。聚焦乡村治理现代化靶向发力,全面实施“干部人才能力提升工程”,近年来累计精准选派教育、卫生、农牧业等领域基层骨干2000余人赴外研修,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育、农技人才实训等专项培训121期4383人(次)。深化“头雁矩阵”建设,通过“导师帮带+实践赋能”机制孵化省级致富带头人12名、持证社工58名,培育“一村六员一主播”复合型农技人才28名,深入开展村“两委”成员“学历+能力”双提升工程,推动396名乡村治理骨干取得中专以上学历,全面构建起乡村振兴人才矩阵。
三是精准用才布局,释放产才效能。立足科研文旅资源禀赋,联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7所高校院所,引入120余名专家开展高原生态、文物保护等专项研究,借力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团队推进皮洛遗址考古发掘与文旅融合,创新打造“天文科考研学+史前文明探秘”发展矩阵。聚焦特色产业升级,创新牦牛产业“政企研”协同模式,去年以来累计引进畜牧企业4家、专业人才20名,建立“线上问诊+田间课堂”技术服务体系,县乡两级农技服务团开展技术指导939次,培育农技员300余名。深化校地合作内涵,与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共建科研实训基地3个,建成省级专家工作站,形成“项目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孵化”全链条赋能体系,以智力引擎驱动高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是厚植留才生态,夯实发展保障。创新构建人才服务全链条生态体系,深化党委联系服务专家“暖心工程”,建立“三必访五必问”常态化机制,近年来累计开展人才走访慰问600余人(次),发放人才关怀专项资金22.6万元。健全人才政治引领“成长通道”,通过递进式培养推荐7名本土人才担任“两代表一委员”,打造“金点子直通车”建言献策10余条,形成人才献策与政策惠民的双向赋能格局。搭建就业创业服务平台,构建“云端服务咨询+实体孵化基地”双平台,靶向开展创业辅导450场,精准投放创业扶持资金900余万元,成功培育新兴市场主体18家,以全要素保障激活乡村振兴“人才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