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0 来源:白玉县委组织部
近年来,甘孜州白玉县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通过强化组织引领筑堡垒、突出党员示范拓富路、深化融合发展激活力,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特色产业发展胜势,为牧区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一是强化组织引领,筑牢产业发展堡垒。以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为抓手,把党的组织力量贯穿产业规划、建设、运营全过程,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全域协同推进的产业发展格局。建立县委牵头抓总、乡镇党委细化落实、村党支部动员的三级联动机制,县委定期召开产业发展调度会,统筹政策、资金、技术资源;乡镇党委结合辖区实际整合要素,推动产业项目落地;村党支部深入牧民群众收集诉求、组织参与,形成“上下一心、同向发力”的工作格局。截至目前,累计统筹资金6500余万元,建成昌台牦牛现代农业园区,养殖规模达2000头,不断夯实筑牢产业规模化发展基础。针对牦牛种群优化需求,落实专项资金171万元,由5个乡镇党委牵头、22个村党支部负责实施“异地换种”项目。通过科学筛选优质种牛、规范开展种群互换,已完成优质种牛互换855头,有效改善种群结构,为提升牦牛养殖效益提供品种支撑。
二是突出党员示范,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积极推行“党委+合作社+企业+牧民”合作机制,以党员示范引领打破群众观望心态,构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业发展共同体。设立党员责任区22个、示范岗44个,组建8支党员志愿服务队,深入牧区草场、走进牧民帐篷,通过面对面宣讲产业政策、帮算收益“明白账”的方式,向群众详细解读牦牛产业发展前景、合作模式及收益分配规则;52名党员结对帮扶108户观望牧民,一对一答疑解惑、分享经验,成功引导715户畜牧户与公司签订代养代售协议,通过“牦牛银行”实现优质优价,提升经济效益。建立“固定分红+销售返利”收益分配机制,由党员牵头成立监督小组,确保固定分红精准到户、销售利润按比例返利合作社,合作社年均收益达20万元,带动参与牧民人均年增收1100元,切实让牧民共享产业发展成果。
三是推动融合发展,激活乡村振兴引擎。立足牦牛产业基础,延伸产业链、挖掘文化内涵、联动文旅资源,推动牦牛养殖产业发展转型。深入挖掘特色牦牛文化价值,建成并开放运营牦牛科普博物馆,拓展科普研学、“小牧人”实践体验等10余种新业态,截至目前接待参观人员3000余人(次),让牦牛产业从“养殖端”向“文化体验端”延伸,提升产业附加值。依托甘白路沿线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黑帐篷文化中心等特色文旅项目10个,举办“盛德白玉·草原最牛”文化旅游季活动3次,累计吸引游客7万余人(次),同步带动农特产品销售额达300余万元,实现“产业发展+文旅引流+产品销售”的良性循环,有效拓宽牧户增收渠道,为牧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