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党建 > 城市基层党建
自贡市大安区育优建强“百米小喇叭”队伍 推动“小院微网格”撬动“乡村大治理”

2025-08-06   来源:自贡市大安区委组织部

近年来,自贡市大安区着眼破解农文旅融合发展中出现的信息传递断层、矛盾化解滞后、旅游服务不足等问题,积极育优建强“百米小喇叭”自治队伍,以“百米服务半径”提升响应速度,推动“小院微网格”撬动“乡村大治理”。

坚持人员选聘标准化,筑牢治理基础。一是网格划分小而精。打破传统行政村界限,结合农村家族聚居特点,按照地理相邻、情感相融原则,以5—20户“小湾子”为基本单元划分“微院落”495个,确保服务半径不超过百米,实现户户有人联、事事有人管。二是选聘标准接地气。按照人熟、地熟、情况熟“三熟”条件,坚持离退休干部党员、乡村能人、退役军人和致富能手优先入选原则,制定违纪违法、侵害群众利益等8条选人负面清单,1200余名热心村民成为群众靠得住、信得过的治理骨干。三是程序规范重公信。严格执行个人申请及村民推荐、村级审核、镇级备案、公开聘任标准流程,对拟聘人选层层把关,组织集中颁发聘书仪式,发放《志愿服务一卡通》1000余份,不断强化身份认同与责任归属。

坚持职责定位精准化,促进作用发挥。一是当好政策宣传“扩音器”。用“乡音”传“党音”,注重用本地方言播报惠民政策、防灾提示等内容;在游客聚集区重点宣传文明旅游规范、生态环境保护知识,今年以来累计传递信息2100余次,覆盖群众及游客近10万人(次)。二是当好发现隐患“前哨岗”。推行“首知首调”机制,按照“谁先发现、谁先调处”原则,完善“受理—办理—结案—评价”四步闭环,邻里纠纷化解率同比提升40%。建立“隐患随手拍”反馈机制,鼓励实时上报地质灾害、火灾隐患等风险线索,今年以来成功预警险情32起,避免经济损失100余万元。三是当好民意反馈“传声筒”。完善“旅游+治理”联动机制,及时收集记录村民诉求与游客意见,定期汇总至乡镇综治中心,推动解决旅游公厕不足、停车难等问题40余个,新增旅游设施16处,带动游客增加5万人(次)。

坚持运行机制长效化,强化保障支撑。一是靶向培训提能力。建立系统化岗前培训制度,围绕政策宣传、矛盾调解、隐患排查、诉求收集4项职责,邀请应急、司法等方面专家授课15场(次),分批组织赴江姐故居、乡村干部实训基地等现场教学点研学8次,不断提升党员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能力水平。二是积分量化重激励。根据调解矛盾、上报隐患等服务次数累计积分,以积分情况为参考依据评选“金牌院长”20名,共有4200余名符合条件的人员被纳入村“两委”、村民小组长后备力量培养储备。三是完善制度促治理。建立“镇、村、院落”乡村治理联席会议机制,定期召开镇村干部与院长代表联席会议,协调解决跨院落治理难题,整合资金20万元修复古寨危墙,推动镇域矛盾纠纷同比下降35%。

四川党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