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党建 > 城市基层党建
阿坝州汶川县暖心服务“小切口” 激活基层治理“大动能”

2025-08-15   来源:阿坝州委组织部

近年来,阿坝州汶川县聚焦破解基层治理难点堵点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以点状突破、以点带面策略为抓手,着力打造资源整合平台,延伸服务触角、搭建情感联结枢纽,推动党组织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构建起“组织引领、多元参与、服务精准”基层治理新格局。

司机驿站暖心服务,激活“路上经济”发展新动能。一是多方共建强阵地。针对破解G213线汶川段货车司机群体停车难、就餐难、休息难等痛点问题,以党建引领破题,运用“行业+属地+部门”协同模式,由县委组织部统筹指导、工会提供政策支持、交通部门优化服务,整合闲置资产,打造集成停车、餐饮、充电、农特产品销售、物流商贸等功能的“货车司机党群互助暖心站”,获评四川省“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为流动群体打造“路上温暖港湾”,年服务货车司机超2万人(次)。二是党建引领聚合力。构建“行业党组织为线、属地党组织为点、流动党员为面”组织网络,开展党员找组织、组织找党员“双找”行动,摸排流动党员86名。依托阵地设立“党员示范岗”,常态化开展主题党日、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等活动,推广“蜀道畅”智慧党建平台,实现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学”。三是服务延伸促共富。以暖心站为枢纽,联动高山区、高半山区、岷江河谷区“三区”发展,通过门店租赁、农特产品代销等途径,每年助力村集体增收12万元,带动30余名本地群众就近就业,实现“服务司机、带动村集体、富裕老百姓”的多赢局面。

党群驿站十分钟“暖心圈”,架起党群干群连心桥。一是组织赋能强引擎。为破解新就业群体服务覆盖不均、居民需求响应滞后问题,积极探索通过“组织引领、国企搭台、社区唱戏”模式,由县委组织部出资统筹、汶兴资产管理公司提供场地、社区负责运维,高效盘活社区闲置办公楼,建成以“24小时可用、10分钟可及”为目标的党群互助暖心站,不断推动资源下沉、服务深化,打造有温度、有活力的社区治理共同体。二是资源下沉暖民心。聚焦外卖员、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和居民需求,上线“自助工具借还系统”,提供饮水热饭、避暑取暖、充电歇脚、应急药箱等基础服务。联动工会、团委、妇联等7家单位开展健康义诊、法律咨询、技能培训等活动42场,惠及群众1800余人(次),实现服务送到家门口。三是互助共享促和谐。依托“无忧时间银行”志愿服务平台,建立“受助—反哺”双向激励机制,目前已有15名外卖员、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人员主动担任“民情前哨”和“流动网格员”,协助排查上报安全隐患、环境卫生等问题85件(次);140余名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站点日常维护、活动组织等志愿服务,累计服务时长超过220小时。

无忧食堂“一老一小”服务,激活共治共享新生态。一是多元服务促共治。聚焦“一老一小”群体需求,整合暖心驿站、日间照料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功能,探索打造“无忧食堂”党群服务暖心站,将服务延伸至治理最末梢,用“小食堂”撬动“大治理”。探索推行“以老助老”模式,设立助洁岗、助餐岗,动员健康老人参与志愿服务兑换免费餐券;组建“定向照护对子”,由健康老人与空巢、高龄老人结对,累计服务特殊困难群体120人(次)。二是党员带头暖夕阳。社区党支部联合外卖快递行业党支部组建“党员暖心服务队”,20名党员主动认领采购监督、后勤保障等服务岗位。服务队常态化开展“敲门行动”,累计为高龄、空巢、行动不便老人提供送餐服务600余份(次),协助解决买菜买药、水电维修等实际困难200余件(次),服务时长超160小时。三是延伸关爱护成长。开展“石榴籽里暖生辰·爱心赋能共成长”主题活动,为28名困境留守儿童结对“爱心爸妈”,通过共制家常菜、过集体生日等形式传递温暖。联动学校、社工机构,定期开展课业辅导、心理疏导,让食堂成为困境儿童的“温暖港湾”。

四川党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