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30 来源:遂宁市委组织部
【背景】
近年来,为破解流动党员培训难组织、教育难覆盖、作用难发挥等问题,遂宁市探索多元化整合资源、差异化营造场景、靶向化提升质效,扎实推动流动党员教育培训,有效实现遂宁籍流动党员“行千里心不散、飞万丈线不断”。
【做法】
多元化聚合教育培训资源。瞄准流动党员所需所盼,开启定制培训新模式,有效提升培训吸引力和组织力。一是分类定制专业课程。以“精准滴灌”式培训为抓手,推出“遂州鸿雁归巢充电”专题培训240余场,量身定制法律维权、生态种养等45份“个性化菜单”,8000余名流动党员“按需点单”。二是集成打造研学线路。依托“遂宁红色矩阵”15分钟教学圈推出4条精品研学线路,“七一”期间带领返乡流动党员走进43个“家门口”教学点,让流动党员在沉浸式研学中感受家乡巨变、厚植家国情怀。三是鲜活开展组织生活。固定在每年中秋前夕,各地组织部门和行业党委赴流动党员聚集地,开展“思乡团聚”送学上门主题党日活动暨节日慰问21场(次),与常年在外的家乡党员同忆入党初心、同过“政治生日”。
船山籍流动党员乘坐“学习巴士”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差异化创新教育培训方式。结合流动党员流动性强、差异性大等特点,打造微党课、微培训、微宣讲新场景,有效提升教育覆盖面和接受度。一是归途场景学榜样党课。巧用返程碎片时间,就近就便依托流动党员接站专车,随车植入榜样微党课,展播本土返乡创业明星《归雁领航》《追梦田园 回报桑梓》等党课,让车载党员备受激励。二是就业场景抓技能培训。利用国庆、春节等流动党员集中返乡契机,打好就业服务牌,借助“春风行动”服务周、“雨露计划+”专场招聘会等大型活动平台,联合开通“绿色就业通道”,开展公益性微培训500余场(次),切实增强流动党员就业竞争力。三是生活场景听理论宣讲。用好“土专家、田秀才、百姓名嘴”,组建“红堂屋围炉夜话”“红土先锋轻骑队”等宣讲小分队95支,通过“书记龙门阵”“党员开会了”开展微宣讲,将党课编排成基层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小曲目、小剧本等600余篇,让流动党员自发学起来、讲起来、用起来。
安居籍流动党员参演舞台剧党课“沉浸式”接受教育
靶向化提升教育培训效果。根据流动党员技能特长和岗位特点,积极引导他们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干事创业实效,有效提升党员责任感和荣誉感。一是跟踪培养立学习标杆。为47个城市驻外党组织3658名遂宁籍党员发放“流动党员一卡通”,“一人一卡”建立全周期学习教育档案,1011名“学习达人”纳入村(社区)后备力量库跟踪培养,其中41名发展为专业化管理的村支书。二是引领带动育先锋模范。在全市实施流动党员“亮身份、定岗位、践承诺”活动,组建115个“红色速递队”“先锋骑手团”,覆盖全市5800余个“微网格”,全天候开展安全隐患随手报、送餐送药志愿服务等,带动社区“小个专”和新就业群体从“治理对象”变为“治理力量”。三是赋能保障激干事活力。春节期间常态开展“乡贤恳谈会”“招商座谈会”,邀请“四川最美农民工”漆建等50余名优秀返乡党员分享成功经验,回引党员群众4.57万名,帮助创办企业3.1万个。
组织部门节日期间开展关心关爱流动党员活动
【成效】
遂宁市持续完善流动党员常态化、长效化教育管理体系,统筹建立西南、华南等5个片区流动党员党委、下设419个党支部,实现2.13万名遂宁籍流动党员全员纳管;回引经验丰富、创业有成流动党员653名,助推船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等3个农业园区入选全省首批返乡入乡创业示范园,实现综合产值446.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