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专题 > 党员学习参考清单“每月送” > 2025年10月 > 一个好案例
南充市南部县推行“五微一体”工作法 把党员教育抓在经常、融入日常

2025-09-29   来源:南部县委组织部

【背景】

近年来,南充市南部县为破解基层党员教育方式单一、针对性不强、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聚焦基层实际和党员所需,积极整合党员教育资源,不断优化党员教育方式,探索推行微榜样、微党课、微阵地、微故事、微服务“五微一体”工作法,从“微”处着手,利用碎片化时间组织党员学习,切实把党员教育抓在经常、融入日常。

【做法】

“微榜样”强引领,汇聚党员教育“大能量”。注重强化榜样带动,通过“党支部推荐、党员群众举荐、鼓励个人自荐、社会监督评荐”“四荐”法,从经济发展一线、乡村振兴一线、防汛抗洪一线选树先进典型,组建宣讲团到农村、社区、学校等基层党组织,开展“课堂宣讲”“田间宣讲”“庭院宣讲”等活动100余场(次)。依托“云上南部”APP、“南部组工”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实时推送《深耕社区十八年》《归雁书记》《平凡的岗位》等党员教育电视片,用身边榜样教育感染身边人,引导全县4.5万名党员在现代化南部建设中冲锋在前、建功立业。

111.png

党的二十大代表郭瑜知作专题宣讲

“微党课”接地气,烧旺组织生活“大熔炉”。结合党员教育师资“万堂示范课下基层”和“党课开讲啦”活动,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为载体,充分发挥“关键少数”头雁效应,组织优秀党校教师、党组织书记、“土专家”“田秀才”等打造“流动微课堂”,探索“微党课+”教育模式,将党课“会场”变生动“现场”,从“平民化”叙事、“故事性”讲述、“案例化”分析切入,搭配情景剧、诗朗诵、演讲、唱歌等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吸引党员深度参与。《一份延续90年的承诺》《红军在盐乡的传奇岁月》等6堂特色微课已面向全县党员授课30次以上。

“微阵地”搭平台,营造以文化人“大氛围”。县级层面充分利用全县地域文化资源,特色化打造红色教育、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等党员教育现场教学点20余处,串联形成“盘龙—八尔湖”“火峰山—长坪山”“定水—升钟湖”等5条党员教育精品体验线路,形成具有南部特色的党员教育品牌。乡村层面注重整合党建、政务和社会服务资源,统筹推进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备、互联互通的党群服务中心,将学习教育培训功能嵌入到党群服务阵地,差异化设置初心论坛、红色展馆、党史学习角等党员教育“微空间”491个,打造党员群众触手可及的“党员教育微阵地群”。

222.png

党员干部在长坪山红军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

“微故事”增活力,推动党员思想“大转变”。坚持挖故事、正历史、汲能量,联合党校、党史研究室、文广旅局等部门(单位),汇总整理《朴实的红军夫妻,感人的老区情怀》《寻找我们的二六七团》等烈士事迹和红色故事10个,编辑《红军在盐乡》《李鸣珂传》《升钟寺起义》等书籍,形成一批饱含文化记忆、兼具历史价值、更加生动鲜活的本土红色教材。邀请红军后人、先进典型、“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获得者等,开展“重温入党誓言”“我的党史学习心得”“红色家书品读”等特色分享活动,制播《我在红色村讲党课》《对党说句心里话》等节目,以“声”入人心的方式加深党性修养。

333.png

党员干部讲红色故事

“微服务”聚民心,服务中心大局“大作为”。建立挂联县领导与村党组织书记及中心村、重点村后备力量面对面座谈交流机制,搭建基层党组织书记交流学习平台,将党员群众关切的组织生活、阵地建设、集体经济、后备力量培养等党务村务纳入座谈内容。坚持把党员教育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等有机融合,推动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到包联村(社区)参与志愿服务,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精准制定服务清单,组织开展政策宣传、产业发展、文明劝导、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500余件,用实际行动助力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

【成效】

“五微一体”教育模式坚持以突破基层党员教育工作难题为切入点,“微榜样”的选树源于身边典型,“微党课”的课题由基层点单,“微阵地”的打造注重触手可及,“微故事”的分享互鉴优秀案例,“微服务”则注重基层实践、作风转变,有效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既做到了充分倾听基层的好声音、好做法,又能够用基层听得懂、学得进、有触动的方式,达到“小平台、大教育”的效果。


四川党建微信公众号